[画忆昆明]官渡厚土

李昆武云南昆明人,现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2010年,凭借《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从小李到老李》漫画三部曲入围“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获得“历史会晤”国际漫画大奖金奖,成为亚洲国家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漫画家。2013 年获得中国漫画最高奖金龙奖。最近,他用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艺术探索,全新作品集《乡情》组画在《大观周刊》首发。

官渡原名“窝洞”,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1273年,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带领3000昆明人苦干3年,凿开滇池海口,筑石龙坝,开始了征服滇池水患的壮举。

从那时起,昆明的水利枢纽真正开始兴建。赛典赤不仅主持疏浚了长20余里“下途壅底”的河道,挖开河中的鸡心、螺壳等数处险滩,使滇池水泄量大增、滇池水位下降,解除了昆明城市的水患,还使高峣、马街、黄土坡、大观楼、海埂、官渡一带大片土地露出水面,得万顷良田。此后,这些地方也渐渐有了村庄。

每年九月中上旬,农家人开始收割水稻,旧时收割稻谷基本用镰刀,在打谷机上脱完谷粒后,迅速把水稻茎秆扎成伞状立在田里晒太阳,等完全晒干后收成捆或肩挑、车拉运回家中。稻草在农人的眼里是个宝。铺床、烧火、喂牛,还可以搓绳、打草袋等。

收割完水稻大家都忙着垒草垛。一片土地上,十几二十个草垛,随意地堆着,黄昏里恬静舒适。这在画家昆武的眼里就是大地最温暖的时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