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周思雨 文/图)6月6日下午,由普洱市火塘文化社发起,火塘民俗文化节暨“下种节——生命的起点”在阿布的火塘民俗体验馆举行仪式。
“下种节”在哈尼语中是“切咔阿培”,意为“生命的起点”。往年,下种节举行的时间在5月,但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仪式被定在了芒种之际进行。
火塘点酒仪式后,大家开始点燃火把和明子,行古老的祭天之礼,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火塘文化社创始人阿布,赠送了大家阿卡山上传承千年的老种子,邀请大家共同进行传统生态文化保育。“在阿卡,旱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一直传承的老品种,过了一年后的陈谷就不会再发芽,每年的下种节大家都会播下新稻,种子一直靠这样的方式延续着,所以我们说它是传承千年的种子。”火塘文化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6月7日大清早,火塘文化社创始人阿布和大伙一起,走进山里,正式开始了下种仪式。祭山祭水祭林,下地播种,感知四季变化。
返回火塘文化社时已近下午,大家欢聚一堂,自己动手制作传统美食,为下半年求个好彩头。手舂粑粑,香糯可口;五彩鸡蛋,寓意美好。其中引人注意的还有一包一包的手抓饭,将米饭和配菜盛在碗里后倒扣在芭蕉叶上,用细细的竹篾包好,就是一人食的餐饭,看起来却更像一份精巧的礼物。一位大姐告诉记者:“我们日常下地干活就是这么带午餐的,吃完饭,包饭的叶子就算扔在山里也不会污染到环境。”崇尚自然的人,自然也爱护自然。这样的理念,在火塘文化社得到了更好的宣导。
晚餐后,大伙儿围坐在火塘边,做节日最后的祈福仪式,拴上祝福的线绳,分发了五彩鸡蛋。
节日是“时空之外的时空”。在这样的节日里,我们知道四时有序,我们感恩天地养育,我们更加热爱自然!
火塘文化社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张玉菊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