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大众旅游的繁荣发展、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文旅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出现了很多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近年来,丽江市各级政府部门、文旅企业也借助产业优势,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效益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旅扶贫模式在丽江不断涌现。
为此,文旅头条融媒体推出“丽江文旅扶贫” 系列报道,深度挖掘丽江文旅产业、优秀人物助力脱贫攻坚的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产业是重中之重。当下走进玉龙县宝山乡宝山村,村容村貌日渐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日益改善,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的淳朴笑容,各村民小组着力发展种养殖、乡村旅游、手工等产业,帮助不少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增收,但产业趋同、后劲不足的弊病仍然存在。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石头城和周边旅游资源,结合长江绿色经济带全域旅游政策,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驻宝山村工作队与宝山乡包村工作组、宝山村委会一行七人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开启探索石头城、梯田、金沙江、拉伯摩梭村、奉联、柳青、太子关、滴血求子洞文化旅游线路考察。此次考察,由宝山乡人大主席马正明带队,宝山村党总支副书记木文川任向导。
星期六中午,一行七人从宝山村委会出发,穿梭于古水渠、古梯田之间,来到了宝山石头城,沿着新建栈道一直下到宝山码头,快艇也不约而同抵达码头。就这样,七人开启文化旅游线路考察之旅。
抵达奉科码头,即元垮革囊渡江遗址,只见如今修建了革囊渡跨江大桥。记者了解到,1253年,元始祖忽必烈率十万雄兵,从北南下,在当时没有船、没有桥的情况下,用那羊皮伐子跨过金沙江,从此留下“元跨革囊”之故事。
星期日早上,七人从拉伯拉卡西新龙酒店坐车经奉科镇善美村、奉联村、柳青村、柳青一组,开始徒步太子关。太子关,纳西名“阿刷补”,因元始祖忽必烈率十万雄兵攀越巍巍“阿刷山”后得名。它脚涉滔滔金沙江,形成金沙江继虎跳峡之后的第二大峡——太子峡。有民谚说:“拉伯太子关,伸手摸着天;人走三个月,鸟飞十八天。”足见太子关的险峻。
通过七人的共同努力,于当天16:00顺利完成了全路程(20公里),最终回到宝山村委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助力,使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而乡村游也是亲子游中最重要的选择,它具有距离近、消费低、侧重自然体验等特点。“自然、随性、淳朴、简约”是乡村亲子游最大的优势,“寻找本原”也是很多从农村走入城市的父母们一种深埋内心的情结。
记者了解到,此次七人开启探索元跨革囊之旅,旨在深度挖掘、发展石头城深度游,让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古村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所周知。“我们诚邀国内外户外探险旅游者、摄影发烧友、野生动植物专家或爱好者、户外亲子家庭或热爱自然的个人或团体前来玉龙县宝山乡探寻‘元跨革囊’的历史,聆听沿途各民族故事。”宝山村党总支副书记木文川说。
宝山石头城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近年来为打通宝山石头城交通瓶颈,丽江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点状开发、带状延伸、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滚动发展的思路,紧紧抓住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宝山“一路、两道、一码头、一中心”项目建设,促进旅游升级。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通讯员 木文川 文
王锋、杨仕健、李亚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胡四美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