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高原山区的野生小山蒜 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有滋有味

人世间的所有美味,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当大地复苏,漫山遍野都是生机勃勃之时,小山蒜也开始展露出它的身影,山林间零零星星的它们拥有鹅黄、翠绿的身影,看似孱弱,却又生机勃勃。

记得过年期间,因为疫情影响,没法复工,朋友就约小二七一起去山上挖小野蒜,抱着玩玩的心态跟他去了,没想到第一天就收获颇丰,挖了小半箩。

山上的小野蒜东一棵西一丛的,运气好的话可以在一个地方挖到一把,运气不好的话跑遍半个山头也找不到几棵。小野蒜的茎叶看起来更像葱,极好分辨,看到之后用锄头从边上一挖,抖落根上的泥土,就可以看到又白又嫩的小蒜鳞茎露出来。

回到家后,把根须剪掉,茎叶可以用来炒鸡蛋,金黄的蛋液点缀着点点翠绿,色香味俱全。而蒜头则用来腌制,撒点盐,加点醋,腌制几天之后的小野蒜味道别有一番风味。

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挖到小山蒜,山坡丘陵、山谷草地,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小山蒜因生长环境类似,味道也没多少区别。今天小二七为你推荐的这一款小山蒜,着实有点不一样。因为这是来自海拔3000米的高原小山蒜。

在云南丽江,植物资源丰富。而海拔2300至3200米的高寒冷凉山区是野生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玉龙县具有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这里水质纯净,光照充足,雨量充分,空气好,土壤无污染且霜期长,是种植农作物的理想之地,同时也为野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地理环境。

玉龙县的全年平均日照高达2600小时,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气候凉爽,极其适合小山蒜的生长,这里的小山蒜果期在7-9月,采摘清洗之后用当地土制老坛搭配高原红辣椒为主原料遵,循纳西古法配方进行腌制,用最简单的方法制作最美味的食材。

小山蒜,学名薤白,又称野蒜、贼蒜、小根蒜、山蒜、野葱等,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味纯天然绿色食物,小山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味香,性凉、微辣、无毒。

腌好的小山蒜草酸被分解,产生肽和氨基酸,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乳酸味,辅以辣椒的辣味,酸辣结合,别具风味。

腌制完成的小山蒜,开盖之后可以直接配饭吃,也可以用来炒菜,不管怎么吃,都是绝佳的搭配。来自高海拔地区的小山蒜,不仅入口细腻,酸辣相宜,还是一款低热量、色香味俱全的下饭美食。

它的口感酸爽清冽、清脆细腻,乳酸特有的香味让它更具一种别样的酸香味。一碟丽江高原小山蒜,不仅可以轻松化解食物的油腻,最重要的是天然绿色无污染,好吃不怕胖,真正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有滋有味!

孙思漫 文

供应商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代基凯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