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让乡村旅游成为靓丽名片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张海铖 文/图)7月29日,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临沧市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据中共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介绍,临沧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沧特色的减贫之路。

坚持创新机制 让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杨浩东介绍,临沧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做好政策统筹衔接、工作统筹衔接、群体统筹衔接、规划统筹衔接、力量统筹衔接,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推进沿边小康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临沧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抓好100个乡镇驻地村、100个公路沿线村、100个特色村、100个旅游村、100个产业村的典型示范,全面整治全市所有村庄的垃圾、污水、厕所、绿化及不良风气,一个个“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村庄如雨后春笋般萌芽。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年底,高速公路、铁路将进入临沧,从昆明乘火车到临沧只需要三个半小时。临沧市委、市政府表示,高速公路、铁路进临沧后,将迎来第一次旅游高峰。临沧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开展寻找“最美丽的村庄”征集活动为引爆点、切入点,加快“吃、住、行、游、购、娱、网、厕”八大要素建设,吸引游客到临沧美丽乡村旅游,把临沧打造成全省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



“10·17牵手号” 以茶为媒精准扶贫

临沧双江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全省茶产业十强县,目前有优质茶园25万亩,茶农13万人,茶产业综合产值52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60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1925元的50.3%,茶产业是双江自治县传统支柱产业。

据中共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委书记黄光富介绍,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临沧市委、市政府创出“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品牌,把茶产业优势结合公益扶贫、消费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双江自治县作为重点产茶县,按照临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茶产业扶贫中,依托“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品牌,把茶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来抓。

一是在扶贫茶制作上助推脱贫攻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茶农”的方式,由合作社按企业要求组织贫困户茶农按标准生产,企业向合作社统一收购。

二是在扶贫茶的销售上助推脱贫攻坚。在扶贫茶的销售上,采取举办双江“10·17牵手号”扶贫茶启动仪式、发布义卖倡议书、动员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献爱心认购茶饼;在东方航空公司“东航e家”“东航优选”“东航幸福超市”等平台设立扶贫专区帮助促销;依托县、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电商销售。

三是在扶贫茶提取扶贫慈善资金上助推脱贫攻坚。制作了价格不同的5款产品,按销售价格提取10%的扶贫慈善资金,用这种方式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

四是在聚集各方力量上助推脱贫攻坚。发动企业加工扶贫茶,发动部门、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购买扶贫茶,要求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户的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大扶贫格局。

五是在做强茶叶产业上助推脱贫攻坚。通过销售扶贫茶,实现销售收入3400万元,占全市销售收入1.74亿元的20%,提取扶贫慈善资金340万元,用提取的扶贫资金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茶叶产业,茶叶产业成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

通过依托“10·17牵手号”临沧扶贫茶的“五个助推”效应,2018年双江实现了高质量脱贫,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持续巩固。

“澜沧江滚滚向前,阿佤山鼓声振天。”五年的脱贫攻坚,临沧各族儿女不畏艰辛、砥砺前行,谱写了新时代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壮丽篇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将继续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临沧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