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潜水意外发现湖底神秘古物?更神秘的是...

距离昆明70公里的抚仙湖,是一片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的湖水。

抚仙湖航拍 张彤 摄

除了美景如画之外

抚仙湖吸引众人的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关于这里水下古城的传说

近日,网友王先生在抚仙湖潜水时,发现了一些“神秘古物”。既有形似兵马俑的石像,还有形似哈士奇的动物石像,一时间微博#云南抚仙湖有多神秘#的话题冲上热搜围观者近3000万。

“啊,吓死宝宝了!当时这个东西越来越近!发现越来越像个人影后,就特别恐慌”王先生说,“(雕塑)估计有个一米二左右,应该是附近渔民或者是周围潜店放下去的吧。我在抚仙湖十多年,基本抚仙湖能潜水的地方都去过,但是那个石像在那块地下是硬的,估计下面还是有其他的石头或是有什么东西。”

除了这个石像,旁边还有一个像狼似狗的奇怪雕像,王先生甚至还在湖底发现了几个西方雕像风格的美女像……

这奇幻的湖底世界景象

透露着一种神秘

同时也有些滑稽

众多网友围观视频后

作出了种种猜测

↓↓↓

@他说你真可爱我说是的:不是说是一座被淹的古城吗?好多年前就有报道了

@spktm :很明显的摆拍,如果是古物,大的肯定外观很破旧了,表面也不会如此光鲜,也应该倒塌了,边上那个小的更是不可能还在了

@滇东老樊:都说抚仙湖下面有个古城

@弓长爸爸:难不成是中国的亚特兰蒂斯

@西北狼老巢:这玩意大概率现代工艺品

专家声音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

这些石像或陶器看着有些粗糙,而且从物件的表面来看,没有水生物附着痕迹,也没有被水腐蚀的痕迹,那个类似兵马俑的兵俑像应该是当代仿汉代的物品,至于狗狗像、西方美女像,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更没有关系,可能是有人开玩笑或者吸引人眼球的物件吧,像是一种娱乐行为。

其实早在2001年和2006年

中央电视台曾两次组织大型水下考古

探访抚仙湖水底的秘密

人们发现了湖底散落着大量形状整齐的石块

发现了一个底座宽为63米、高21米

类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巨大建筑

图源抚仙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

在这些建筑群中间

还有一条300米长、7米宽

镌刻着精美图案的石板路

后来还发现了使用金属器錾刻的

类人眼、耳和唇的砂石单体石构件

图源抚仙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官方网站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传说中的“俞元古城”

还有人猜测下面是“古滇国国都”

也有专家提出

这个遗迹的年代可能更加久远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央视《走近科学》栏目

摄制播出的四集《探秘抚仙湖》的节目


总之

由于湖水太深等困难

这个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中

还有无数秘密等待人们去发现

杨峥 摄

虽然湖水中的秘密

一时半会我们无法揭开

但就在抚仙湖旁

被国际科学界誉为

“古生物圣地”

“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

“世界级的化石宝库”

“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

已经让5亿年前的神秘世界

与你近在咫尺

1984年7月1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侯先光在澄江冒天山采集高肌虫化石,意外发现了一块珍贵的纳罗虫化石,从而敲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时空之门。

澄江动物群化石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20个门类、280余种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且80%属于新种,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

世界上最古老的脊索动物——“云南虫”

2012年7月1日,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成为世界古生物学历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的科研保护利用成果,2014年2月开工建设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于8月10日正式建成开馆。这也是我国首个建在化石遗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6万多件寒武纪时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化石,通过“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要脉络,讲述了地球生命“从鱼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在这里,不仅有高科技的LED柔性屏还原了寒武纪生态链,还有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魔墙”,还能看到5亿年前寒武纪时期生命大爆发的实证化石......

抚仙湖的美

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

还有美轮美奂中笼罩的神秘感

抚仙湖一隅 张彤 摄

这里不仅能让你在美景中沉醉

还能满足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综合自春城晚报、央视新闻、新京报、云报客户端等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