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诗歌中的丽江竟然这么美!

青石铺就的长巷,飘散着古城淡淡的烟火气息。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这就是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丽江。

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为各地诗人创作提供了无数灵感;丽江,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所歌颂与赞美。近期,在第二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写下诗歌,以诗表达对丽江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感受笔墨之间属于丽江的那份诗情画意。

创作者:金铃子

中国作协会员、诗人、绘画者。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德工作室访问学者,冯玉祥书画院副院长。8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诗歌,著有诗画集七部。曾参加二十四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学员,获2008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七届台湾薛林青年诗歌奖,第四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诗刊》2012年度青年诗人奖等文学奖项。

《他问我去过丽江没有》

他问我去过丽江没有。或者去过,我忘记了

这一生,能够记住的东西太有限

因此我要写一首虚无之诗

此刻,丽江水影摇动,蝉鸣好细

最先从水里出来的是一个断肠人怀

里抱人间的戏服,刚刚演完悲欢离合

一场镜花水月

(丽江古城 杨寿福 图)


创作者:小葱

原名郭靖,女,河南省新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青葱》,参加诗刊社第三十二届青春诗会。

《丽江》

在丽江,

遇见一个和我一样的人。

我们的衣色,

像土司宅院的院墙,

我们的沉默,

像花园长廊的阴影,

我们的远梦,

像万卷楼上的飞檐。

——我们交换了孤独,

和联系方式。

我们深深懂得:没有了爱,

地球便成一颗空椰子。



(木府 景区供图)


创作者:海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院首届西南青年作家班学员,曾获台湾第八届叶红诗歌奖,著有《烟雨红尘》《原来可以这样爱你》《零点的远方》《单行道》。现居重庆。

《丽江之恋》

我明白你的身体里,养着一只飞翔之鸟

和一座雪山的传说

我用尽了一生来爱你

仿佛是神的旨意

我知道在你的唇齿之间,紧紧噙住的

一定是那些认真的雪

从丽江到束河

从玉龙雪山到蓝月谷

每一处,都会为你

洒下绵绵的爱与忧伤

同时,有二十二个夜晚,我都在那里

在我的肉体和梦幻的边缘

枕着夜夜流水,听新月缱绻

在水与云之间,你的凝眸

是微漾的波心,结着深情的种子

我试图在我的胸骨中

种满风花雪月,种满一种

叫“永远”的词语

我美丽的丽江,我的爱

过了今夜,我就要离开

那些孔雀蓝一般忧伤的水

月光和雪

荡漾在我诗歌的眼眸里

从春流淌到秋

(束河古镇 杨寿福 图)


创作者:陆辉艳

1981年出生于广西灌阳,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诗集《湾木腊密码》《高处和低处》等,作品发表于《十月》《天涯》《青年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曾获2017华文青年诗人奖,2015青年文学·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参加诗刊社第三十二届青春诗会。

《路过纳西村》

多年前,路过临湖的纳西村子

竹编簸箕里晒着银色鱼干

我们停下来,想到它们

也曾在拉市海里自由地游弋

有过飞鸟那样的梦想

有那么一会儿,我们难过起来

站在各自的阴影中,不知所措

这之前我们刚从玉龙雪山下

来我们到过,却并未开口说出它的高度

从它的顶端到拉市海,这其中的距离

是不是我们全部记忆的长度?

只需一点点光亮,只需一份恰到好处的爱情

便足以泯灭尘世间的欲望



(拉市海 朱远灵 图)


创作者:叶燕兰

女,1987年生于泉州德化,现居晋江。有诗作散见《诗刊》《福建文学》《台港文学选刊》等。

《雪山下的爱情》

你我抵达以前,玉龙雪山的雪

已在头顶下了千年

在我们就要离开时,玉龙雪山的雪线

再一次要求自己,沉降了一点点

以此保证若干年内,相爱的两个人

内心的降雪量与消融量平衡



(玉龙雪山 朱远灵 图)


创作者:梁书正

湖南湘西花垣人,苗族,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诗刊》《人民文学》,著有诗集《遍地繁花》《唯有悲伤无人认领》。

《我曾和你走在静静的丽江》

我曾和你走在静静的丽江,那一天清晨

微风吹拂,有些潮湿的石板路,仍残留着

昨夜的悲喜。你俏皮的绣花鞋

轻轻在上面踩出一段崭新的旅程,那是

欢歌退却的时刻,一种宁静

有如创世的某个时辰。沿着你留下的鞋印

多少年来,我遇到了春天、溪流、大海和星辰

我们生育了儿女,耕耘五谷杂粮

静静的丽江如最初的种子,悄然播种在

我们美好的日子里



(丽江古城 朱远灵 图)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

部分内容来自十月杂志

责编 陶优

审核 谭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