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这个展览不简单!千万不要错过!

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袁磊  周波 文 袁磊  图)9月16日上午,“传承民族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巡展”(红河站)在红河州博物馆隆重开展,拉开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全省巡展的首展序幕。

开展仪式由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起国庆主持,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业务处一级调研员杨硕、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文化宣传处处长沙云生、红河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冯挺、红河州民族宗教委主任何玉才、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艳梅等领导和来自全省各州县民族宗教系统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开展仪式。

(杨硕调研员宣布展览开展)


(沙云生处长讲话)


(冯挺副秘书长致辞)

此次展览秉承“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宗旨,精心挑选了一大批在云南各民族中流传千百年的、蕴涵先贤思想与优秀文化内涵的作品,反映了全省各民族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民族精神。展览展出了记录着彝族古老医药知识的《献药书》,有反映傣族社会历史的《沙萨纳芒鉴》、有承载着白族古语言与文化的《山花碑》、反映壮族祖先农耕文明的天文历法测算器等,还有以《董永记》等为代表的深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内地民族与云南各民族,以及云南各民族之间社会、文化、经济等交往交融的珍贵文化遗产。



本次展览展出了现存的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原件60件,其中8件为国家珍贵古籍,以及各省区市30年来整理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成果48种200多册图书,涵盖彝文、白文、傣文、古壮字、傈僳族音节文、东巴文、瑶文、藏文、布依文、普米族“韩规”古籍等10个少数民族文种古籍。展览还展出了部分古籍复制、修复和再造善本成果,并邀请了纳西族、彝族、瑶族、哈尼族、傣族等5名少数民族古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和领悟民族古籍保护的价值与奥秘。



此次展览展期从2020年9月16日持续至11月1日,展览地点设置于红河州博物馆一楼机动展厅,这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巡展的第一站,也是国庆期间在红河州博物馆推出的精品展览。

责编 陶优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