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记者来到聂耳公园,此时,聂耳公园的出入口已全部封锁,每一处出入口,都放置有告示牌。“聂耳公园于2017年9月26日早6点至27日晚12点封园,进行药物防治小黑虫。”告示牌上说,期间任何人不再进入公园内。
“大约一个星期前,我们这里就有客人和员工被虫咬的事情发生,我们准备了花露水。”聂耳公园内一餐饮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就只有蚊子会叮人,“小黑虫”咬人在这里还是第一次出现。
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捕获的“小黑虫”,黑褐色,身体比芝麻粒还小,据介绍,这可能是世界上肉眼可见的最小的一种飞虫。
什么是“小黑虫”?
“小黑虫”又名蠓虫,飞翔无声,常群聚叮咬人畜。雄蠓吸食植物汁叶,雌蠓吸血。蠓虫最适合繁殖的气温为27℃-29℃,活动时间一般在黎明、中午或黄昏。
被“小黑虫”叮咬后有何症状?
蠓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雌蠓叮咬吸血,致使被叮咬皮肤红肿、丘疹、奇痒难忍,挠破之后可致继发性感染,甚至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目前本地尚无蠓叮咬后导致传染病的报道。
如何防止被叮咬?
在室外或“小黑虫”活动频繁的场所,穿长裤、长袖衣服,穿长袜子。手脚等暴露部位涂抹花露水、防蚊油、避蚊胺、风油精、清凉油等药物。
清理室内杂物,若发现蠓虫进入室内,可点蚊香进行驱杀,或使用其它杀虫气雾剂。
被叮咬后怎么办?
应及时涂擦清凉油、风油精、氨水等,可避免或减轻局部症状。瘙痒时不要用力挠抓,以避免局部感染。如经以上处理效果不明显或局部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李亚 通讯员 李春丽
责编 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