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李娇蓉 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云南文山州先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众多独特的文化。有世界知名的铜鼓文化,有神秘的句町文化,有祖先岩画涂鸦,有壮族特色的“那”文化……,这些都是文山独特且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
此条线路串起丘北狮子山、丘北普格岩画、句町古国(广南莲城)、广南县博物馆、文山州博物馆、麻栗坡县大王岩岩画等十多个景点。文山是祖国西南边陲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汉、壮、苗、彝、瑶、回、傣、蒙古、白、布依、仡佬11个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出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灿烂文化,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文山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红土地上砥砺奋进、谱写辉煌。
主要景点介绍:
广南句町古国——壮族创立最早的国家
2200多年前,句町古国在此绵延壮大,与郡县并存了583年,其历史比古滇国长500多年,比大理国早1000多年,系中国西汉时期西南三大番国之一,位列云南八大神秘古国之一。句町古国,原为秦汉之前的一个部落联盟,西汉时期协助西汉平定西南的颠和夜郎而发展成为西南一个强大的王国。至王莽时期,朝廷将句町国变为句町县,句町不服,双方进行了长达九年的战争,其中句町三次大败,一蹶不振。到两晋时代,句町王国便消失在了历史烟云中……
句町王城,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广南县城莲城。这里自古就有“四面莲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传世美誉。推荐古城内的句町小十景,即:句町博物馆、柯仲平纪念馆、贞节牌坊、莲湖、土司衙署、昊天阁、护国寺、文庙、万寿寺、皇姑庙和句町大十景:句町王城、句町欢乐世界、句町部落、句町狩猎场、句町影视城、句町福地、句町王牧场、句町谷多美食街、句町地母圣景、句町雁塔景区。
小桥流水,风雅韵长,散落在高山云岭中的句町古国满是时光沉淀的痕迹,质朴的民风中却不乏生机与活力,用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人。生态的文化旅游资源期待你的探秘,邀请你来探秘句町古国,寻梦世外桃源。
广南县博物馆——广南历史与民族展示
广南在5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22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句町古国”腹地。特殊的地域、漫长的历史使广南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广南是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出土铜鼓6面,传世铜鼓34面,其中有1面进入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十八面铜鼓之列,1面被称为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厚重的铜鼓文化于2006年以《铜鼓的回响》闪亮登场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为使县域内众多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后世,并成为展现广南历史、推进爱国教育、助力产业开发、促进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县委、政府对文物工作非常重视,1994年成立广南县民族博物馆。
广南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在这片方圆7810平方公里的广袤的红土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凝聚了苍苍岁月的古代文明。去广南博物馆看看广南城的历史变迁,经时间沉淀下来后再去看那些文物,处处都充满了惊喜。
侬氏土司衙署——记录着广南侬氏千年土司的文韬武略与农耕祭奠
广南侬氏土司衙署位于广南县城北街,现为广南第一小学作为校园使用。始建于元初,曾设有大小衙门,占地面积11000平米。自元朝至民国的近七百年间,土司制度世袭27代,掌管广南政治、军事、民刑、钱粮等大权。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较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
在文山州广南县,侬氏壮族繁衍千年,其中侬氏土司当政时代就延续了六个多世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战争、祭祀、神话、庆典……一直在上演,成就了烟火人间一部恩怨情仇史。
今天,历史的尘嚣已然远去,穿过夕阳下的土司衙署,翻开马蹄井泛黄的传说,跟着“官撒种”的祭祀队伍巡游,咬一口褡裢粑粑,依稀能触摸到那个时代和那些远去的灵魂,听他们娓娓道来那千年故事。
牡宜青铜古墓群——解密句町古国的盛世
要了解句町国的辉煌盛世,可以从牡宜古墓群说起。从广南县城一路向东约48公里,就到了黑支果乡牡宜村,这里曾因2007年发现汉代木椁墓而名噪一时。从出土的漆木耳杯、木牍、铜灯、木车马具、金鸡盛酒器、三足鼎、黄釉陶翁及10余吨木椁,墓内出土带“王”字的漆木耳杯和“ 藩德无,(勿)衍侵鸿”简牍,这些物证佐证牡宜青铜墓群是句町王陵区。
牡宜墓地的墓葬结构较为特殊,其建造过程为:首先在平地上挖出浅坑作为墓室,再在墓室的中部挖出长方形腰坑,有的腰坑上有垫木,在腰坑及墓室内放入随葬品及棺椁后,再用青膏泥掺入大量大石块砌于墓室四周及顶部,最后用表土堆砌于青膏泥层之外,形成封土堆。葬具为木质棺椁,随葬品极其丰富。
文山州博物馆——探秘文山铜鼓文化
文山州博物馆成立于1990年,2014年12月新馆建成开馆,位于文山州文山市凤凰路华龙湖畔,馆内分设“文山记忆”“铜鼓故事”“多姿民族”三个基本陈列展览,博物馆现馆藏有以铜鼓为代表的各类文物共计5352件。
铜鼓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负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文山民族文化中值得骄傲的一宗无价之宝。文山作为世界铜鼓起源地之一,目前出土和发现了143面铜鼓,在拥有铜鼓数量方面,文山州又为全省之冠。而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云南只有6种类型的铜鼓,在文山州却拥有万家坝型、石寨山型、麻江型、北流型等全国界定的8大类型。以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全,为世界发现铜鼓的地区所罕见。
文山州博物馆透过崭新的陈列展览平台,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化传播园区,力争给广大参观者带来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文化盛宴。
麻栗坡县大王岩岩画——感受古人类的文化艺术
岩画位于县城东面羊角脑山南端,是我国南方岩画系统中红河流域的代表性作品,它被国际岩画学界誉为“代表着一种巨大的原始创造力”。岩画的主题画面“保护神像”尺寸很大、造型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风格别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在崖画中极具代表性。崖画的表现手法和巧妙的布局意味深长,对原始宗教、民族、美术及崖画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先后被县、州、省、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栗坡大王岩岩画的复色“面具人”影身像以及当地民众对其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表现了壮族人民对本民族杰出人物的怀念,希望像侬智高那样的英雄人物时常伴随在身边,同时也流露了壮族人民对祖国、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情怀。
文山历史悠久,考古专家曾在丘北县黑龙箐村附近发现距今20万年的文化遗产,在西畴县“仙人洞”出土了距今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牙齿化石,人类很早就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活。
这个国庆,邀您来感受和体验文山历史文化、铜鼓文化、壮族民间传统文化与人文资源,探秘句町故国遗址遗迹等,通过游览独特自然景观、走访民族传统村落、参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体验了解文山独特的文化魅力。
温馨提示:
1、此条线路无门票,均可免费参观;
2、虽然现在疫情稳定,但提醒各位游客出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3、近期阴雨天气频繁,出行请备好雨具,注意安全。神秘文山恭候您的到来。
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