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江西人李忠在易门浦贝发现陶土,便建窑烧陶。绘有白鹤的碗,留在当地几代人的记忆中。从松散的泥土到成形的碗碟,虽然不像青花瓷那般晶莹剔透,素雅清新,但易门土陶有其独特的美。美得精致容易,但要美得粗朴很难,端详一只土陶碗,仿佛是在和一位老匠人对话。这些“至简”的手工艺品,形态原始古朴,和大自然保持着最直观的距离。
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部下李忠兵败后流落易门,途经易门浦贝时,发现这里有优质陶土,便在这里建窑烧制陶器。段传说的真与假,现在已无法考证,在易门浦贝乡李忠碗窑遗址,透过破旧的老屋和散落在泥土里的陶片,人们还能依稀看到历史的印迹,证明这里曾经有过制陶的先民。
2007年,易门县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命名为“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陶瓷产业现已发展为易门县继铜矿业、野生菌食品加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