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又美了!

夕阳如金,微风拂面。

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一边是青翠巍峨的苍山。苍洱风光如画卷般在戴逸和朋友们的身旁展开。“在洱海边的生态廊道上骑行,领略诗和远方,这种感觉好极了!”戴逸说。

这是11月9日拍摄的苍山洱海间的村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欣波 摄)

戴逸是一名专业配音师,长期生活在广州,这次云南大理之旅让她心生“留”念:看着洱海这么美的景色,想在大理长住,甚至把工作室也搬来。

为洱海“怦然心动”的不止戴逸一人。

洱海碧波荡漾,岸边草地林地绿意盎然,环湖的湿地、滩涂也恢复了“野态”,吸引着众多的水鸟……今年9月,大理市阳南溪到才村码头共12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投入试运行,旋即成为“网红打卡地”,游人漫步生态廊道,一步一景,趣味横生,仿若入画。

这是洱海“颜值”的再提升,也是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书写的绿色新篇章。

这是11月9日拍摄的紧邻洱海生态廊道的白族民居。新华社发(陈欣波 摄)

以前

几年前,生态廊道原址上布满沿湖而建的民房。大理镇才村村民陈建雄感叹:“以前房子直接建到水边,天然湖岸线遭到破坏,不仅风景全无,污水直排洱海,造成污染。”

沿湖而建的民居对洱海湖滨带造成了一定的破坏。2016年11月,云南开启抢救性保护工作,从环湖截污、生态搬迁、农业面源污染、河道治理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打响洱海治理攻坚战。

11月9日,工人在打扫洱海边的栈道。新华社发(陈欣波 摄)

现在

经过不懈努力,洱海流域筑起了一道“绿色”防线,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这其中,生态廊道的建设令我印象格外深刻。”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赵婷说,环洱海而建、全长129公里的生态廊道着力将洱海湖滨带恢复到天然状态,湖滩、湿地“失而复得”,不仅削减入湖污染负荷,还提升了洱海“颜值”。

“我们走的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生态廊道建设是围绕‘生态优先、洱海保护’来进行,体现了自然、生态、野趣、文化、智慧,不是片面强调修建一条康养绿道。”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表示,经过近年的治理,洱海已经从抢救性保护治理工作阶段进入到保护性治理工作阶段。

陈坚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洱海水质已经稳定并逐步向好,给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洱海保护的生态价值正向经济价值转化。”

“我小时候,洱海水特别清,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洱海水质开始变差,甚至蓝藻暴发。我用镜头记录了母亲湖几十年间的模样。”年逾八旬的大理市民施作模坚持摄影创作数十年,洱海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主题。

11月9日,工人在洱海生态廊道古生村段的绿化带工作。新华社发(陈欣波 摄)

经过这几年的治理,洱海的水又慢慢好了起来,大家保护洱海的意识也更强了,这让老人十分欣喜,现在,他记录美丽湖光山色的照片又多了起来。

拍摄完夕阳下的生态廊道后,施作模对记者说:“洱海的明天肯定会更好!”

留住洱海碧波荡漾

一周前

11月7日

大理洱海登上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来到这里,与当地干部合影,并提出殷切希望。今年1月20日,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到云南考察调研时,专门察看了滇池、抚仙湖、洱海水样和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

为留住“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大理州近年来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的攻坚战,全力推进环湖截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洱海主要水质指标总体向好。“水更清了,天更蓝了,乡愁也更浓了。”李德昌说。

现在的洱海到底有多美?

洱海变美了

是大家普遍的观感

那么

现在的洱海

到底有多美?

今年10月

洱海的海菜花刷爆网络


秋日的洱海

零星的海菜花

点缀着湖光山色

远眺波光粼粼

近赏花影摇曳

这种花到底有什么特别呢?

洱海湖畔为何出现海菜花?

她,是清流“精灵”

水清则花盛

污则花败

她是“水质的试金石”

海菜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植物,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植物,海菜花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和海南等地,生于湖泊、池塘、沟渠及水田中。

它扎根水底,叶子如海带漂荡,花序梗则像一条纤细的绳索拉扯着顶端的花苞,让其浮于水上,随清流荡漾。海菜花花期较长,4月至11月都会开花。

海菜花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因此又被称为“水质风向标”。海菜花的出现,标志着水体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海菜花其实是洱海的“故友”

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特介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洱海和滇池曾经也有大面积海菜花,后来海菜花逐渐消失了,其它水生植物也大面积衰退。2009年以来,研究院们每年都对洱海进行详细调查,一直到2016年都很难在洱海发现海菜花。

如今又出现海菜花的洱海,经历了一个由贫营养湖泊→中营养湖泊→富营养湖泊的演变过程,洱海的保护治理也与此相伴随。随着洱海水质持续稳定改善,海菜花、苦草、狐尾草等洱海原有的水生植物面积逐渐增加,形成了稳定的水生植被群落。

海菜花的出现

也是大理洱海近几年

推进生态修复的成果

为了保护洱海

大理

做了这些努力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

生态廊道建起来了

洱海水质好起来了

大理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

2018年,大理投资4900多万元建成了洱海监控预警系统,为“科技治湖”提供了技术支撑。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深深植根云南人民心中,转化成铁腕治污的坚决行动。

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攻坚战

投资270多亿元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规划76个项目

开展洱海湖区界线、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三线”划定工作

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完成1806户生态搬迁

规范、减少核心区内餐饮客栈338户

在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洱海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

洱海水质是近3年来最好的一年

9月17日,中国环境监测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至8月,洱海水质为优、中营养,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好转,营养状态无明显变化。

截止目前,全湖1至8月水质总体稳定,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洱海国控考核湖心284断面,1至8月为优。

据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欣泽介绍,今年是近三年以来洱海水质最好的一年。

一是洱海的营养状态。今年洱海全湖水质长期处在Ⅱ类。

二是洱海水体透明度。实际测量数据显示,2020年2至5月,洱海透明度都达到了2.5米以上,即使在透明度最差的季节,也可以达到1.7至1.8米,比前两年的1.4至1.5米有了较大提高。

如今

洱海用

干净清澈的水

留住了海菜花

而纯洁清亮的海菜花

也为洱海增添了一分纯净妖娆

洱海

又美了!

来源 云南日报

见习编辑 李舒琪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