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到普洱市开展文化馆评估验收工作

12月17日至19日,根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开展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三级调研员王芳为组长的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组一行五人到普洱市对市文化馆和景东、镇沅两县县级文化馆进行实地评估。

据悉,普洱市参加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的参评文化馆共有11个,即市文化馆和10县区文化馆,经过各文化馆认真自评、数据录入、市文化馆专家复查,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普洱市拟申报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一级馆4个、二级馆7个。

省评估验收组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魏贵成及有关人员的陪同下, 先后深入到景东县文化馆、镇沅县文化馆、古城文化站和市文化馆进行抽查评估验收。在评估验收组到来之前,市各级文化馆已按评估工作程序,完成了评估数据线上录入工作,上报了全市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省级评估验收工作组到达之后,实地查看了各馆设施设备、网站建设等内容,查阅各种档案资料和符合评估定级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的相关佐证材料等,还走访了群众,对抽查所在地有“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示范点的地方进行现场检查,并对被评文化馆的评估汇报材料、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自查自评、复查复评打分表、与填报数据相对应的附件资料(即支撑、佐证材料)等专项陈列材料进行了细致查阅。

普洱市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起步于2018年,三年来,市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与公共文化云数字资源建设有效结合,按照区域化统筹、均等化目标、一体化建设、双重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工作方针,全市完成1个中心馆、10个总馆、105个分馆、394个服务点的数据资源建设,推动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戏曲进乡村”工作,为确保“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顺利进行,积极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主题宣传活动相结合,与“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下乡演出活动有效结合,与引进优秀剧目工作相结合,与非遗工作相结合,与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相结合。截至目前,共开展演出791场,观众达100多万人,这些有特色、有亮点的戏曲作品在广袤的乡村山野演出中形象生动地普及了传统戏曲知识,孵化和培育了多支农村戏曲演出团队雏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墨江县北回归线标志园作为“彩云之南等你来”的省级示范点,其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多彩,并成为墨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一步,主管部门将在全市打造一批文旅融合夜间群众文艺演出示范点和一批群众文化服务示范聚集区,让夜间群众文艺演出示范活动在普洱九县一区遍地开花。

评估验收组经过实地检查验收和听取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工作汇报后,对普洱市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的准备工作、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2020年“戏曲进乡村”和“彩云之南等你来”等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文化馆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来源:普洱市文化馆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