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刘娅娟 文)12月30日,记者从保山综合交通“十三五”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保山将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交通“先行官”的定位,围绕八大方面,大力实施九大工程,加快形成“三横两纵一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抢抓机遇 建设交通强市
未来五年,保山市将抢抓云南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及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等机遇,驶入交通强市建设“快车道”,加快形成“三横两纵一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力争到2025年,县域高速“能通全通”和“互联互通”工程基本结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20公里;大瑞铁路保山段全线贯通,铁路通车里程116公里;保山、腾冲机场改扩建全面完成,腾冲口岸机场建成后逐步开通腾冲至缅甸、泰国等国际航线及港、澳、台航线;综合客货运枢纽逐步建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为保山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山新格局提供交通支撑。
力争到2035年,全面实现“高速公路全面成网、相邻州市三通道互联、县域高速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布局、通车里程达1000公里;铁路网基本形成、通车里程达450公里;保山、腾冲机场旅客吞吐量大幅提升、口岸机场开通、昌宁施甸龙陵三个通用机场建成;国际大通道、综合运输枢纽基本完善,国际物流顺畅便捷;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铁路、县县有机场”,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围绕八大方面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速县域高速“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15条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全面成网、相邻州市三通道互联的高速路网布局;全面提速普通国省干线建设,提升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路网等级和联通水平;全力加快保山机场改扩建和跑道延长及通用机坪项目、腾冲机场跑道延长及附属设施扩建项目,增强机场承载能力,提升“一市两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保山、腾冲口岸机场建设,争取开通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航线,完善空中国际运输通道,构建便捷“空中走廊”;全力加快大理至瑞丽铁路项目建设,确保2021年大保段、2023年保瑞段建成通车;推进芒市至腾冲猴桥、保山至六库、保山至云县铁路项目前期,争取纳入国省规划启动实施,尽早形成“双十”铁路布局;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联网成片,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服务潞江坝、清水乡司莫拉等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持续巩固建制村三通,推动形成城乡双向畅通的循环格局。
着力构建高便捷的综合枢纽体系。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和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规划构建两主(隆阳、腾冲)三副(施甸、昌宁、龙陵)的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加速建成大滇西旅游环线中的重要枢纽城市;统筹谋划城市客货运枢纽,加快推进保山中心城市公交枢纽站、公交北站等项目建设,实现公路、铁路、机场与城市公共交通之间零距离换乘;以保山、腾冲机场为核心,引导和推进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着力构建高品质的出行服务体系。支持传统客运企业转型发展,引导开展通勤班车(包车)、旅游客运专线、短途驳载等特色业务,形成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差异化服务的运输网络;适时开通至全国各主要机场及旅游机场的航线,加密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热点城市的直飞航班,增加同省内其他机场环飞线路,推进“滇西机场群(保腾芒)一体化”协同运行机制试点创建,强化保山、腾冲、芒市机场空地联动;结合乡村旅游、邮政快递、电商物流等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实现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县城全覆盖;大力推广使用“保交行”,加快发展“农村客运+乡村旅游”、手机APP预约等定制服务新模式,逐步实现走出云南、迈向全国;加强道路运输与航空、铁路企业交流合作,促进空巴联运、公铁联运发展。
着力构建高效率的货运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保山北货运站、蒲缥和龙陵客货运站,积极推进小永至保山工贸园、蒲缥站至蒲缥物流中心等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铁路货运“最后一公里”,发展多式联运货运服务,稳步推动货物运输由公路向公路、铁路转移;积极发展网络货运、甩挂运输等模式,加快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的道路货运企业,推动货运经营整合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完善县级物流中心、乡镇配送站、农村配送网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广腾冲市“交邮商跨业融合”国家试点经验,打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寄递通道。
着力构建高水平的数字交通体系。抢抓国家重点支持“两新一重”良好机遇,加快推进信息高速网、三维虚拟网、实体运输网“三网合一”数字化融合,争取成为全省“数字交通”试点州市;重点实施“1123”信息化建设工程,即:建设完善1中心(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1张图(保山数字交通“一张图”)、2个综合平台(综合交通运行数字监管平台、出行服务平台)、3个综合系统(综合交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系统、综合物流运行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实现部门、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交通建设数字化全监管、交通运行数字化全监测,政府治理精准化。
着力构建高效能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美丽公路、美丽铁路和美丽航道,完善“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深化“交旅”融合发展,服务全域旅游;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要求,对市域内高速及干线公路服务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出行需求;着力打造一批群众认可度高、服务功能完善、与旅游景区深度整合的交通服务设施,建设“最美交通”,服务群众出行;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力争到2022年实现中心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0%的目标;加强廊道、土地、空域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高黎贡山、怒江、澜沧江等生态敏感区保护措施,打造绿色交通走廊,服务生态屏障建设。
着力构建高层次的开放合作体系。加快腾密公路境外段路面修复工程,积极汇报争取将腾冲至密支那高速公路纳入国家规划,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中缅国家层面签署旅客、货物运输协定,增强跨境货物集散能力,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持续深化与缅甸密支那的双边交流合作,在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办理、自驾游车辆出入境、非定期运输线路开行、跨境电商、运输合作、线路延伸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先行先试;鼓励交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运输市场合作。
着力构建高标准的行业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提高执法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公交、出租、客运、驾培等运输行业监管,加快平安交通建设;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体系,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和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未来,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强化使命担当,秉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交通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谱写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最大力量。
保山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