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普洱这个云海中的村寨,美而不自知!

编者按:近年来,在旅游市场推动和国家政策引导下,文旅融合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兴动力;非遗文化的挖掘利用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旅游已然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平衡越来越受到关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立遗产保护标准和完善遗产保护管理,成为未来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方向和目标。截至目前,普洱有非遗名录619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92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8个,建成非遗传承基地54个。为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了解非遗丰富内涵,文旅头条推出"普洱非遗"专题,弘扬“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展示普洱市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层次的良好业态。

“永老佤族寨传统文化保护区”地处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岳宋村永老寨。岳宋为佤语,“岳”为寨,“宋”为大平,意为大平寨。岳宋村与缅甸毗邻,明洪武十四年(1381)由岩怀父子从西盟依体(永宋)迁居于此地,交通条件比较好。


永老寨位于边疆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独具地方特色,是西盟县阿佤文化保留最完整的自然村之一,主要以佤族传统民居为标志。有独立的建房习俗和禁忌,传统木竹干栏式房屋建筑占多数。沿袭着比较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有祭木鼓、新水节、新火节、新米节等民间节日;有传统的建房、串姑娘、婚礼和丧葬祭祀习俗;有祭木鼓、拜山神、水神、树神、地神等原始宗教信仰,至今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民族习惯、节庆活动和宗教信仰等。


永老寨较好地保留了佤族服饰、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技艺、民俗等民族传统习俗。在服饰上,岳宋佤族妇女服饰色彩艳丽,身着银饰,腰缠编绳,款式别致大方,成年男子头裹四色织布,服饰多为深色,身穿配饰,肩背挎包,腰配长刀,英气十足;民歌颇具特色,由叙事歌、山歌、劳动歌、情歌、舞蹈歌、风俗歌、儿歌等组成,音乐节奏流畅,旋律悠扬;民间舞蹈风格迥异,代表性舞蹈曲目《木鼓舞》《甩发舞》《舂新米舞》《贺新房》;民间体育项目主要出现于节庆活动中,具体有摔跤、跳木鼓、打陀螺、斗鸡等。



永老寨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民风淳朴,完整保留了传统佤族民族风貌,是佤族社会历史文化“活的博物馆”,也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该项目于2006年5月8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旅头条融媒体实习记者 贺然 文

西盟县文旅局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