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两级部署,围绕把双江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旅游特色品牌,构建“点、线、带、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该县制定了《双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利用好“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走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路子,打造出环县城的美丽乡村精品旅游圈、勐库冰岛古茶文旅特色小镇、沙河乡宜居宜业宜游全域旅游示范乡、拉佤布傣民族文化田园综合示范园的“一圈一镇一乡四园”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利用乡村旅游推动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发展全域旅游。
202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7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6亿元。
半山酒店 云顶筑巢
“世界最大有机乌龙茶园”不在福建,而在云南双江。从双江县城出发,穿过丛密的甘蔗田,十几分钟便到达了荣康达茶庄园。在一个以“冰岛”扬名天下的普洱茶区种植乌龙,需要几分勇气。“双江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茶叶生长环境,我们想用种植乌龙20多年的经验让最好的乌龙留在中国。”庄园负责人杨斌解释着种植乌龙茶的初衷。作为双江招商引资项目,荣康达按照“农业+工业+旅游+民族文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在茶山品种的保育上下功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与阿里巴巴、霸王茶姬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建成茶园2000多亩,通过了日本、欧盟、美国、中国全球四大有机认证,逐渐树立了乌龙茶界的云南形象。
响应云南省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加快建设高品质半山酒店的要求,荣康达依托茶园资源,打造出集旅游观光与康养休闲为一体的云顶筑巢半山酒店,打造茶旅融合新格局,积极融入全县乡村旅游整体布局。茶庄营业以来,聘用员工90多人,茶叶采摘季节零工多达80余人,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一笔不用出门就能打工的稳定收入。
荣康达茶庄园
在旅游功能上,酒店打造了阿里巴巴太极禅苑文化驿栈、中缅茶品商业街、七星池、云端栈道等项目,陆续开放了“世界茶源”博览园区、帐篷酒店、休闲农庄采摘体验区等景点,完成从茶叶的单纯种植和生产到文化、旅游、科研全产业链延伸发展的转变,进一步填补了双江乡村旅游高端市场的空缺。
目前,荣康达茶庄园已经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验收,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十佳精品民宿的称号。除了荣康达茶庄园,公弄“古茗之巢”半山酒店、冰岛古茶镇、古茶圣山公园、戎氏茶庄园、王庄冰岛古树茶文化庄园等一批结合茶文化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留住乡愁之旅、冰岛禅茶修心养生之旅、双江多元民族文化体验之旅、北回归线穿越之旅4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成型,一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差异化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正在徐徐展开。
集市起舞 生态飘香
沙河乡允俸村景亢自然村是一个傣族群众世代居住的村寨,记者来到寨子时,见到全村94户406人的一小半都聚集在了一户人家,傣族有“一家事大家帮”的传统,乔迁婚嫁老乡们搭把手一起烧柴做饭。村里人共同制定了《景亢自然村村规民约》《景亢自然村民族团结公约》等自治章程,探索出通过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六个共同”管理模式。
顺利脱贫之后,全村人又将工作的劲头用在了乡村旅游上,村民主动让出庭院增花增绿连成村庄“大公园”,共同清扫垃圾出人出力修建清运设施,整改自家无害化卫生户厕,统一收集污水逐级净化用于养鱼及农田灌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村子风貌大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同时,也将曾经远离家乡的游子吸引了回来。曾在北京漂泊20多年的艾芒便是回乡创业代表,在县里实施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计划号召下,他回到双江,带动老家布京村村民建起2000多亩咖啡基地。
2019年,临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艾芒将布京村一间闲置的牛圈进行改造,打造成具有佤族风格的咖啡馆,去年底他又将牛圈咖啡馆“移植”到了景亢。记者在咖啡馆见到了艾芒,他正请游客品尝用白茶、姜红糖、扫帚草调制的凉茶“佤老吉”。“这块地是我自己选择,政府给政策给建材一点点建起来的。茶坊按照拉佤布傣四个民族的饮茶特点设置了四个不同区域,我希望将最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以茶的方式展现给游客。”在茶坊隔壁,则是本月即将营业的百酒坊,艾芒秉持着相同理念,开发出拉佤布傣四个民族啤酒,力图还原最本真的民族风味。
“景亢村真是几周不来就有新变化。”游客的这句话,说的就是马上开业的百酒坊。这家正在赶工修建的傣族餐厅的老板是90后傣族女生艾拉,她同样是双江人。艾拉的小店将突出傣族文化,打造成集酒吧、餐饮、民宿为一体的傣文化体验馆。
参天的古树枝繁叶茂,青翠的竹林郁郁葱葱,优美的田园硕果累累,净洁的庭院欢声笑语,丰收时节的景亢美不胜收。景亢从去年国庆节开始开街到现在的天天赶集,引得十里八乡的游客纷至沓来。去年傣族风情村134户农庄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收入接近800万元。
民俗客栈 方兴未艾
景亢村吸引更多游客的同时,也成为了全县乡村旅游的“好老师”。那京自然村是一个只有37户175人的傣族村,2017年以前村子通行不便雨天道路泥泞不堪,群众生产生活极其不方便。2016年初,那京村看到景亢发展的日新月异,主动联系沙河乡领导,希望发展乡村旅游。
那京民宿
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带动下,那京村民主动出义务工,修建村庄道路、产业沟渠、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大干人居环境整治。用了45天将原先围绕全村的散乱垃圾清理干净;组织群众砍竹子扎竹篱笆,种下绿植;到河里捞沙、捡石头,在原来堆放垃圾的地方做出一些水景观……
那京的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精神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肯定,老百姓积极性更强了。生态鱼成了城里人慕名的美食,玉米粒和松果瓣贴出的孔雀墙成了拍照打卡地,只有37户人家的那京村开起了12家民宿。走进那京村,苍天古榕和莲心池相映成趣,散养的孔雀头顶飞过落地开屏,每家农户都将原先的院墙拆除换成了花台。允俸村党总支书记艾蕊说:“拆除小院墙体现的是心态大开放,那京用鲜花装点庭院,游人来与不来都是最美的风景。”
短短几年间,那京走出了一条依托金链子、金孔雀、金农家“三金”筑就幸福路的新路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在双江,激发内生动力改变村庄面貌,不等不靠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双江被认定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沙河乡被认定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乡,允俸村被认定为云南省旅游名村,来冷、邦佑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新样板不断蜕变升级……双江正用它的方式为乡村旅游发展破局开路。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 沈艺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