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为旅游金字招牌增添“彩色名片”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图)当下走进丽江,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和嫩绿的枝芽,花园城市的建设为丽江增添了许多色彩。3月26日,记者走进古城区红太阳广场、香格里大道、束河路、雪山路、机场路沿线等地,一探花园城市建设情况。走访过程中,不少市民、游客表示:“步入丽江,春暖花开,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惬意和幸福。”



据了解,丽江将结合古城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创建园林城市的成功经验,力争用5年时间将古城区打造成为国际花园城市。结合“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的总体思路要求,注重点、线、面结合,突出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五纵六横”的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环岛等绿化美化工作。

古城区面积1255.4平方公里,属于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平均海拔在2400米,年光照数达2400至2600小时,年平均温差小、昼夜温差大,降雨充沛、干湿季节分明。特有的气候条件对于花卉的催化作用,使得丽江生长的花卉比国内其它区域颜色更艳丽、生长更茂盛,在国内打造一流花卉基地的“宝地”。

据丽江市古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级工程师木春阳介绍,丽江花园城市建设的花卉有矮牵牛、秋海棠、凤仙 、三色堇等时令花卉;石竹、芝樱、天竺葵等多年生花卉以及杜鹃、藤本月季、树状月季等木本花卉,种类非常丰富。为了增加层次感和识别感,每个点的设计也各有特色。


“推进园林城市向花园城市过渡,打造花园街景,留住田园风光,为丽江旅游金字招牌增添‘彩色名片’,让丽江更美丽。”木春阳说。

据悉,当前古城区以高原花卉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推进花卉产业向规模化、品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1.5万亩。依托旅拍基地、花海花田等地标景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花卉产业附加值,力争打造3.6万亩的高原特色花卉产业。同时,丽江创建园林城市的成功经验,爱花护花的群众基础,将为花园城市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

花园城市建设工作,古城区将结合本地植物特性和城市发展规划,通过“点”“线”“面”的打造思路,以景区景点、环岛节点、机关单位为“点”,打造花园景区、花丛环岛、花园单位;以福慧路、香格里大道、象山路、西安路、雪山路为“线”,打造“一街一景”花街花巷;以七十二米道、西田园风光带、开南田园风光带、漾弓江七河段田园风光带为“面”,打造留得住乡愁、看得见美景的田园花海,同时激励动员居民群众和小区物业增加房前屋后栽花绿化,提升花园城市的参与度和美誉度。

古城区还将遵循“适应环境”和“经济适用”原则,选取适应本地环境的石楠、雪松、樱花等树种和石竹、月季、黄冠菊等花种,积极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转变建设思路,确保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达到预期效果。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