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十四五 | 念好“山海经” 让云南大理涌动绿色春潮

说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苍山、洱海。苍山和洱海,是大理的符号,是大理的筋骨,是大理的魂魄,也是大理发展的凭借和依托。大理将获得怎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围绕苍山和洱海作出怎样的文章。

(洱海)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希望你们守住守好洱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理的殷殷嘱托,也为大理擘画了前行的方向。在“十三五”期间,大理突出抓好的“四件大事”中,其中两件就是“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大理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为统领”。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大理发展的清醒认识和正确定位。

大理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呢?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质量转变,无疑是一把通向美好未来的“金钥匙”。3月2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大理现场办公会就明确强调,大理白族自治州要找准奋斗目标、加快自身发展,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头支撑作用。依托优势资源,作足“山海”文章,始终以“绿色”为基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其中就蕴藏着大理发展的“密码”。

念好“山海经”的第一步,关键在于整治和保护。经过前期艰苦卓绝的努力,洱海总体水质由富营养初期状态转为中营养状态,洱海保护由抢救性治理转为保护性治理阶段,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就此止步,对于洱海的保护,对于苍山的保护,需要的是久久为功,需要的是形成制度,这样才能避免治理之后又污染,才能守护好大自然对于大理的“恩赐”。

念好“山海经”的第二步,是要围绕“山”“海”谋产业。洱海澄澈,苍山圣洁,再加之大理古城、蝴蝶泉等景点,大理的旅游业完全可以再上新台阶。大理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65.51%,打出“天然氧吧”的招牌,也能招揽不少的游客。依托“山”“海”,但是又不破坏“山”“海”,以旅游业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努力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大理州的绿色发展就会有特色、有看点、有卖点。

念好“山海经”的第三步,就是务必要坚守生态优先原则。对于大理州来说,产业肯定是要发展,但是有污染的产业,显然不适合这里。在产业布局的时候,除了直接依托“山”“海”谋发展,还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只有着力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大理才有机会成为云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领跑者”和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高地。

立足现实,未来可期。依“山”傍“海”,就是大理最大的现实,就是大理最大的优势,用心用情念好“山海经”,苍山下,洱海畔,必将处处涌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春潮!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