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屏边大围山首次出现成群“吉祥鸟”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诗人李白的诗句描绘了白鹇的珍贵和美丽。近日,红河州屏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管理分局利用红外监控感应相机在大围山首次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成群活动的场景。

(雄性白鹇)

白鹇是哈尼族的吉祥物,是哈尼族群众心中的圣鸟。动图中,雄性白鹇一身银装素裹,十分亮眼,而雌性白鹇则有些害羞,一身低调的灰褐色打扮。它们悠然自得地在原始森林里行走,啄食浆果、嫩芽和昆虫,仿佛像组织户外春游、野餐一样,美好恬静。


(雌性白鹇)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管理分局助理工程师杨泽鹏介绍,这是在大围山保护区蒿枝地片区拍摄到,白鹇是大型雉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喜欢栖息在森林的茂密深处,雌雄体型各有不同,雄性颜色比较鲜艳,以白色为主。

( 密棘髭蟾)

除了成群的白鹇,笔者在大围山采访拍摄途中还意外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密棘髭蟾蝌蚪的高清影像。

密棘髭蟾又名原髭蟾,是大围山的特有物种,今年被定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密棘髭蟾蝌蚪呈灰褐色,头顶有星点状的斑纹,椭圆形的身体后面拖着一条肥壮的尾巴。它们有的三五成群在啃食枯叶,有的你追我赶,活像一个个灰色的小精灵在水中穿梭。

(密棘髭蟾蝌蚪)

“密棘髭蟾是大围山的特有种,喜欢栖息于石块下面,在近水区域繁殖,蝌蚪体型较大,蝌蚪完全变态发育需要三至四年。”杨泽鹏说。

拍摄到这些“小精灵”,离不开大围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围山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历史悠久、高度异质性生境,加之在地质史上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保存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特别是众多的古老种和珍稀特有种,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

大围山不仅仅是多海拔段,还分布着多种常见的6个植被类型及12个植被亚型,更分布着全国少有的湿润雨林植被类型,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丰富,发现活着的已知植物5321种、动物1341种。其中,有苏铁、桫椤、望天树、龙脑香、伯乐树、毛坡垒、华盖木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多种兰科植物,以及蜂猴、云豹、黑熊、黑冠长臂猿、圆鼻巨蜥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李关伟 李伟建)

来源 云报客户端责编 李舒琪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