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贵高原西南部的高山上,坐落着几个小小的彝族村落,世世代代守护着他们的财宝——成片的核桃树,淳朴的老人家并不能说清,这些核桃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下的,但他们总会一代一代的告诉后人,这些树啊,是财宝。
悠久的种植历史造就“中国核桃之乡”
大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闻名全国的“大姚核桃”优良品种原产地,也是西南核桃交易中心。据彝族的创世史诗《梅葛》记录:在“宇宙洪荒、开天辟地、造人造物”时代,大姚就生长了核桃树。 《中国果树志·核桃卷》记载有大姚三台核桃种属,专家考证三台核桃是天然分布的物种,三台乡就是大姚三台核桃的起源地。1995年国务院授予大姚县三台乡“中国核桃之乡”称号;2001年,国家林业局又为大姚县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云南是世界深纹核桃的原生地和分布中心,而大姚核桃又以桃纹深壳薄,仁白脆嫩,果香浓郁等特点闻名省内外。
美味可口的三台核桃
世人都知道云南大姚核桃好,却不知优质的核桃,采摘自三台乡海拔1800-2200米的坡地上。
三台乡作为大姚核桃的原产地,年平均气温15.6℃,具有十分适宜核桃生长的立体气候条件。三台乡现还有上千年的野生铁核桃种群17个品种。三台原始森林阔叶林中,箐边、河边还生长着千年以上的野生铁核桃树,这是天然分布的见证。至今在大姚县三台乡大箐村,还存活着一棵高29米、胸径194厘米、胸围610厘米、冠幅达1000平方米、树龄约260年的“核桃王”。这棵核桃树系乾隆年间,当地村民在野生铁核桃树砧木上嫁接而成,历经2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 不仅如此,人工栽培、树龄达百年的核桃树,在三台比比皆是。
拿起两个刚采摘的三台核桃,放在手中一夹击,核桃壳未碎,汁水却浅浅地渗出来。轻轻一撕,薄衣就除去了大半,核桃嫩白多汁的果肉显露出来,咬一口,带着清甜香味、包含微凉汁水的果肉在口腔中散开,如同嚼食新鲜的水果;由于果肉上的薄衣被剥除,鲜果没有任何苦涩味道,只剩下淡淡的甘甜,这是只有在三台才能吃到的美味。对于大姚人来说,鲜果生吃是上天赐予的美味;对于久居都市之人来说,这种美味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了,或许干核桃蘸蜂蜜能弥补这些遗憾。盛一小碗当地产的野坝子蜂蜜,干核桃肉在小碗中轻轻一蘸,苦味和甜味夹杂着干核桃的爽脆嚼劲,令人回味。
人工打落,天然无污染
金秋时节,勤劳的彝族同胞聚集在核桃树下,忙碌地采摘着新鲜的核桃。在大姚县,每户农家都有一把自制打杆,打杆由硬质竹子制成,长的四五米,短的只有两三米。大姚县桂花镇村民凌向云的打杆已经泛黄发黑,他说记不得用了多少年了。九月底,凌向云家里的核桃采收已经接近尾声,只见他几步爬上一棵17年的核桃树,左脚支撑在核桃树的主干上,右脚轻轻地靠在更为柔软的枝干上,一手抓紧主干,另外一只手举着打杆敲击长满核桃青果的树丫,随着“啪啪啪”的打击声,成片的核桃青果窸窸窣窣落下......
将摘下的果实运回家中,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徒手将核桃从青果中逐一剥出。如果用棍子敲开青果取出核桃,会破坏品相,所以当地人大多选择徒手剥核桃。青果皮中含有单宁,会让双手变黑,两个礼拜后才能逐渐退去,为了剥核桃,很多农户双手都是黑乎乎的。等到核桃从青果中取出洗净,再经过烘烤,这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原味核桃。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大姚核桃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袁琳 文
责编 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