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春城,更世界的花都。这里四季花开不断,无处不飞花。每一个开花的地方,都成了网红景点。
刚刚看过火遍全城的蓝花楹,又迎来了三角梅的打卡季。
三角梅,昆明人俗称叶子花,这样的小花在昆明十分常见。不少街道旁的围墙上或是小区楼房的墙上都爬满了红色、紫色的三角梅。
三角梅原产自巴西,花语热情坚韧,据说插在土里就能生长,从里到外都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
开花时,绿叶撑托起红色、紫色的花瓣,白色的小花蕊静悄悄地站立在期间,一簇簇堆在一起,煞是好看。午后骄阳的照射下,显得愈加耀眼而炙热。
初夏,有着旺强生命力的三角梅在昆明市区建设路以东的米轨两旁野蛮生长,沿着铁轨的方向开了近百米,数高的三角梅从两旁的围墙一片片倾泻而下,让人心醉。
一段米轨,一片花墙。一旦步入,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不时偏头看看这鲜花交织成的“瀑布”,享受这段穿越时空而来的花路所带来的安静、怀旧时光。
近年来,这条自然形成的花路成了昆明夏季的网红打卡点。每年的4月、5月、6月来到这里,爱美的女士,不管老少都会身着漂亮裙子,来这里留下夏天的美好回忆。或者推行自行车,享受独属于米轨花径的慢时光。
傍晚时分,住在周边的居民回来这里散步,安静驻足。或许是在欣赏这满墙的花瀑,亦或是在望着脚下的路,回忆中国人修建滇缅铁路的那段历史。
这条废弃的米轨铁路,曾是为了在抗战时期承担国际援华物资运输任务而建,是滇缅铁路的一部分。滇缅铁路是一条用血和泪染成的铁路,修建期间开凿了43条隧道,跨过了76次河流,因各种缘由而牺牲的民工达10万余人。在战事影响下,滇缅铁路以失败告终,铁路仅铺设到安宁路段。如今我们走过的米轨,每一根枕木下都有滇西人民不屈的灵魂。
经历百年风霜的米轨,贯穿了城市,也贯穿了不少昆明人成长的记忆。锈迹斑驳的铁轨、黝黑粗笨的枕木和坚硬的银灰色碎石,像是被满墙的三角梅从烽火战争年代带至现在,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每年赏花时,盛开在铁路沿线的三角梅像是用血红的花瓣讲述米轨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唤醒人们对过往岁月的追思。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
邓斌 江蕊先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