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尼皮
一个曾经只有12户人家
偏僻艰困的彝族小山村
由于20世纪20年代
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最终成就了这里
“中国红色地标”、红色旅游胜地的美誉
5月28日,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王予波率省政府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到蒙自市查尼皮村中共云南一大会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和党史专题学习。
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华民族的
宝贵精神财富
注重学习党史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凝聚前进力量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查尼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928年10月13日
吴澄、李鑫、杜涛
等17名年轻代表
乔装打扮、跋山涉水
来到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
在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聚首
召开了中国共产党
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
这是自1926年11月
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建立以来
召开的首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
并被中共中央确认
会议之后
作为迤南政治、经济、军事
和文化中心的蒙自
农运、工运更加活跃
一批工农群众加入党组织
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起了党支部
(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早期共产党人以此为起点
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秉承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理念
不畏艰难险阻
不怕流血牺牲
为云南的最终解放
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型浮雕墙)
现如今
查尼皮已经成为
红色旅游景区
快跟着小编赴一场红色“云”游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汲取奋进的力量
查尼皮彝语意为像人嘴的石岩,地处云南蒙自、屏边、文山三地结合部的深山密林中。其被列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示范点、红河州直属机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
(查尼皮新貌)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1930年后毁于火灾。为利用好革命遗址的宣传教育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先辈们的峥嵘岁月,1983年,蒙自老一辈党史工作者进入查尼皮进行考证,确定会址位置。
(掩藏在树林中的查尼皮村老茅草房)
1991年至1993年,会址被按照原貌修复,并陈列了有关历史照片资料,以传承历史,启迪后人。修复后的查尼皮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那时的查尼皮中共云南一大会址还很简陋,仅有一个陈列室和一个小小的接待室。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内的陈列)
1997年4月,查尼皮中共云南一大会址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查尼皮村被列为中组部党员教育示范点。2011年,“云南省一大会址——查尼皮红色之旅”被收录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
2017年,由云南省红色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经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和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专业委员会评选,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蒙自查尼皮被评定为“中国红色地标”。
随着游客的增加和场馆的变大,查尼皮中共云南一大会址管理处除有6名讲解员外,还吸收了村里的5名群众到这里工作。
如今的会址占地面积5336平方米,设有会议室、多功能厅、陈列馆、停车场等,其中陈列馆面积239平方米,展板76块,实物20余件;多功能厅面积224平方米,展板3块,展柜3个,可播放党史纪录片。
查尼皮-小东山游击队
192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和省临委关于武装贫苦农民、组织游击队的指示,按照《迤南区秋收暴动计划》,在省临委和迤南区委的领导下,蒙自县委在小东山、查尼皮、新安所等地的农民协会会员中选调人员,筹集枪支,组建了一支拥有30余人的查尼皮游击队。队长由查尼皮村农民党员佴三担任,副队长由新安所小坡头村农民党员李自高担任。
查尼皮游击队是中共云南党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游击武装。游击队配备的武器有制式长短枪和土造枪支。
蒙自县委书记陈廷禧还教会游击队员用罐头铁盒装砂子、火药加上引线,制成土炮、爆炸筒。查尼皮游击队建立后,承担了在查尼皮召开的许多重要会议及省临委领导出入的安全保卫工作。
通过这组高清连环画长图
了解更多查尼皮的故事
↓↓↓↓
除了查尼皮
蒙自还有这些
红色景点
一起来了解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位于蒙自市文澜镇群乐社区海关路1号。1938年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迁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因昆明校舍不足,4月,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法商学院迁往蒙自办学。
期间,中共党员力易周,“民先”成员辛毓庄、郭松樊等在蒙自文庙举办民众夜校,吸引了200余名失学成人前来学习。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抗日宣传,教唱抗日歌曲,和蒙自人民沟通了感情,播下了进步思想的种子。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纪念馆展室)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和师生宿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现存旧址5处,即哥胪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家宅院。
哥胪士洋行建于1912年,是云南近代史上第一个外国洋行和外国人在蒙自开设时间长、营业额大的洋行之一。洋行为法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现这里设西南联大文法学院纪念馆,展厅面积约1100平方米。哥胪士洋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自革命烈士陵园
蒙自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蒙自市锦华路南段大红寨,始建于1950年1月,占地面积56494.9平方米。蒙自革命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河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河州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1950年1月,在蒙自县城东南郊复兴庄旁修建蒙自烈士陵园。陵园正门上有宋任穷题写的“蒙自烈士陵园”门额,正中央耸立着16.4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陵园南北两侧建有四合院古典式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展出170名烈士事迹、遗物;建有多媒体查询平台、音视频宣传屏幕,烈士家属接待站、住宿室,悼念广场;园内水榭亭阁、假山鱼塘、曲桥长廊相连,苍松翠柏,绿树成荫。
红色记忆唤起初心使命
斗争精神激励砥砺前行
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前行的动力
于铭记中传承、在传承中奋起
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来源 云南发布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