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保山将聚力5大方面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6月2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市专场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启航新征程,保山市将紧盯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加压奋进、真抓实干、勇往直前,保山将聚力建成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示范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5大方面,谱写好新时代保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发布会现场)

抢占高端市场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

保山要努力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将“绿色食品牌”放在了“三张牌”之首。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中共保山市委书记杨军介绍,保山将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围绕水稻、咖啡、石斛、茶叶、肉牛等重点产业优化发展思路,推进基地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设施化配套、专业化经营,做强高端基地,发展高端加工,打造高端品牌,抢占高端市场,力争到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基地化率达到4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以上。

(保山市龙陵县傈僳族少女正在采摘石斛)

具体目标包括:打造国家水稻繁育基地,力争5年内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新品种,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全链条重塑咖啡产业,力争5年内打造10个以上精品咖啡庄园,培育2个以上咖啡产品进入省级“十大名品”;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力争5年内绿色有机认证面积由2万亩扩大到10万亩,打造出20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做大做强石斛产业,力争5年内基地面积由3万亩扩大到5万亩左右,打造成百亿产业;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力争5年内全市肉牛出栏由25万头增加到50万头以上,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紧抓机遇   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示范区

保山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十三五”期间,保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保山市将围绕省委、省政府对保山提出建成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目标和“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以腾冲为龙头,紧紧抓住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大瑞铁路保山段即将开通等重大机遇,依托世界高黎贡山、世界地热温泉博物馆、南方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三大世界级资源,全面推动保山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十四五”期间迈入全省旅游产业第一梯队。

(腾冲市界头镇打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挖掘永昌历史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边地文化、侨乡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化体验目的地;二是以“田园增色、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目标,通过规划设计、文化赋予、景观升级等手段,高标准推进司莫拉、大和顺、潞江坝等项目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田园综合体;三是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全面提升”的思路,推动建设腾冲坝温泉康养、高黎贡山——三台山温泉度假与森林康养、怒江生态温泉、澜沧江茶道温泉、槟榔江特色边境风情温泉五大温泉康养带,打造世界一流的温泉康养度假区。

力争五年做成千亿级绿色硅材产业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示范区

保山市清洁太阳能、绿色水电和工业硅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水电硅一体化得天独厚的优势。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紧扣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保山市先后引进20多家500强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硅基产业、食药、轻纺、绿色化建、电子信息等五大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

(保山中柏韩美产业园)

目前,保山的工业硅产量占全省40%、全国10%左右,单晶硅棒生产成为云南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生产基地。保山产业园区先后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培育十个千亿园区之一、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

未来,保山市将紧紧抓住硅基产业发展的窗口期,争取进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力争“十四五”期间把绿色硅材产业做成千亿级产业。

(中共保山市委书记杨军)

杨军在发布会上表示,为实现“十四五”期间把绿色硅材产业做成千亿级产业的目标,保山市将全力推进硅光伏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现多晶硅18万吨,单晶硅棒60GW,单晶硅切片30GW,单晶硅电池片10GW,太阳能组件10GW,实现产值1000亿元、增加值240亿元以上。保山还将延伸构建硅电子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电子级硅基材料加工生产实现突破,率先成为云南省电子级硅基材料示范基地。

杨军说,“我们将适时发展硅化工产业链,积极构建从有机硅单体到终端加工应用的硅化工产业链,有序推进碳化硅产业链,加快构建碳化硅晶体、不定型新型耐火材料和碳化硅纤维等下游加工应用产业链。”

(火山公园)

聚力突破  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云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的一部分,保山在云南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守护好大自然给予云南的这份馈赠,保护好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山将凝聚力量, 深入扎实开展高黎贡山保护行动,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理念,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升管护能力,牢牢守住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深入扎实开展河道生态治理行动,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确保2021年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22年根本好转、2023年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把东河治理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流;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保山坝区打造成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区;开展生态修复行动,持续抓好生态脆弱地带及重要交通线两侧生态修复,广泛开展植树造林,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

高要求站位  打造兴边富民示范区

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保山现场办公会提出,保山市作为边境州市,要努力成为兴边富民示范区,近年来,保山市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重点实施了沿边特色集镇建设、优势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等工程,沿边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随着保山市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开放水平日益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成,保山市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先行先试,探索出“一线两园”开放平台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点,全力推动企业、产品、文化、人员“走出去”“引进来”,沿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推动形成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保山市昌宁县少数民族妇女正在茶园分拣茶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保山市将以更高站位、更高要求,围绕打造兴边富民示范区这一目标,加快腾冲、龙陵美丽边城建设,努力把腾冲打造成为保山率先发展的窗口、云南边境率先发展的窗口、中国边疆率先发展的窗口;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科技、教育、医疗、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积极培育边境地区的特色产业,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外向型优势产业,深化境外农业合作,加强跨境物流发展,打造沿边开放重要窗口;继续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加大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重点领域投入,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切实提升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开创兴边富民新局面。

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