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祥云县开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为了让书写在乡愁里的音符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宣传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成果,6月12日-13日,由祥云县委,祥云县人民政府主办,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非遗保护,祥云实践”主题宣传展示活动在祥云县隆重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时间里,祥云人民群众、非遗爱好者和媒体朋友们深入了解了“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独特魅力,聆听了非遗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收获满满,流连忘返。

开幕式上,由副县长杨荣福致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启萍宣布活动开幕。此次活动是祥云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行,及大理州首个非遗宣传周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的系列活动,旨在营造全民关注非遗、参与非遗,携手共创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生动有趣、有内涵、有温度的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积极展示“非遗保护,祥云实践”的精神风貌,努力绘就“如意祥云”献礼建党100周年蓝图。同时,引导大家探寻非遗之美,发现身边的诗与远方,让非遗融入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副县长杨荣福致辞)

(宣传部长梁启萍宣布开幕)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祥云县通过组织开展祥云花灯唱非遗、唱支山歌给党听、画个彩陶献给党、非遗骨干培训、非遗街子买好货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展示,让公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走进非遗,使非遗保护成果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文化生活需求,让非遗回归千家万户、回馈百业千行,实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颁发非遗志愿者证书)

此次活动分为歌舞展演、制品展示、骨干培训、现场体验、宣传推广五个板块。

展演有传统歌舞展演和“唱支山歌给党听”两个专场。共有14个节目,260名演员由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民间艺人等组成。其中祥云花灯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柱南作词作曲的《祥云花灯唱非遗》,哑巴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正忠彝语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秋韵艺术团花灯表演唱《红星辉映祥云坝》及“感党恩、跟党走、听党话”草根文艺队的“唱支山歌给党听”专场演出意义深远,意味深长,倍受观众欢迎。

(“唱支山歌给党听”专场演出)

(花灯表演唱《红星辉映祥云坝》)

(《祥云花灯唱非遗》)

(彝语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东山彝族葫芦笙舞)

鹿鸣洞经音乐)

(普淜彝族过山号)

(彝族舞蹈姆的馁)

“非遗街子买好货”开市后,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此次制品展共设22个展位28家非遗制品及文旅商品。其中麦芽糖、“落地烧”传统酿酒、传统蜂蜜、土陶、银器、刺绣倍受消费者喜爱。初步统计,现场购买率和线上成交率同比去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有大幅度增长,活动真正体现了非遗传承人把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买支银手镯)

(好吃不过麦芽糖)

(我要一袋香瓜子)

(我们看看剪纸艺术)

(刺绣展品)

(你可以看看我家的银手镯)

参加骨干培训有乡镇文化站站长、传习所负责人和部分代表性传承人共36人。培训会上,培训教师结合实际从横向和纵向方面与参训人员交流了祥云县“非遗保护十四五规划”,逐一分析了目前祥云县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发展建议。同时,明确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保护基础工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非遗保护工作骨干培训)

(培训会上踊跃发言)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地图大家看)

(我也看看非遗宣传资料)

(买的买、跳的跳、看的看)

来源 大理非遗
见习责编 谢同希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