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旅融合发展及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宣传贯彻《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推进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近日,祥云县土碱制作技艺传习所开展户外“非遗进校园”活动。
一片片碱田并是非遗最真实的教科书,一口口老井并是非遗最感人的故事,一道道工序成为最美的传承风景。老师们现场教学讲解,传承人手把手的教授,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文化触动。同时,也是祥云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探索。
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是省级红色教育传承基地,也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主战场,而“土碱制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文化载体。参与此次传习所户外“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师生们表示,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土碱制作技艺,感受不是很真切,能有机会亲自来到碱田,亲手参与铺撒泡灌过程,了解土碱制作的收获硝灰、过滤提纯、熬制土碱、制造成形、凉晒入库等整个制作流程,并亲手参与了土碱的制作,特别开心,体验式的教学,寓教于乐。
来源 大理州祥云县文化馆、祥云县非遗中心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