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让社区成为普达措国家公园受益者和保护者

7月,香格里拉迎来最温润的季节,雨露滋润,草木繁茂。暑期游开启,普达措国家公园是许多游客游览香格里拉的必去的观览之地,宛若童话世界般美妙的普达措属都湖在森林的怀抱下水天一色。自然景观犹如仙境,除此而外,农牧文化、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让国家公园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香格里拉”。

“问湖哪得清如许?”与迪庆旅游集团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建立起国家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的有效、长效机制息息相关。

2007年,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挂牌,迪庆州旅游集团作为主要经营负责人,经过十多年的运作,成功打造出集生态保护、社区发展、企业受益于一身的国家公园。发展机制的建立,不但让国家公园的品牌效益不断彰显,辖区内的社区更是在公司的带领下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社区成为国家公园的受益者和保护者。

资金反哺 助推社区居民致富

普达措国家公园辖区涉及3个村委会23个村民小组,870多户村民。国家公园挂牌之前,村民大多放牧为生。粗放式的观景游初现端倪,一些村民在景区摆起烧烤摊,取得微薄的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从国家公园挂牌之初就参与工作中的公司副总杨留阳对挂牌之前社区居民的状况记忆犹新。“十多年前,周边社区居民能上学的非常少,居住条件差。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很少有人外出工作,自发开展的旅游经营活动不规范,收入并不高。”他说,刚开始引导村民马匹下山,撤出烧烤摊的时候,社区的居民想不通,他们觉得公司行为切断了本就微薄的收入来源,遇到了一些阻力。

国家公园挂牌后,旅游集团开启了旅游收益反哺社区的政策。根据2008年拟定的《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反哺实施方案》对公园周边社区实施资金反哺,大大改善了居民收入状况。2008年至2013年公司投入第一轮反哺资金2793.6万元,2012年至2018年反哺资金约9000万元。

“兑现了承诺,生活有了保障,村民觉得踏实,对生态文明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本对‘神山圣湖’充满敬畏的社区居民,保护意识更强。”生态效益明显,公园内的湿地及森林植被恢复到自然生态,空气洁净,属都湖早在2009年就已恢复至Ⅱ类水质,直至现在,清幽的绿水滋润着青山,生态之美让人叹服!

教育帮扶 促进社区居民就业

而政策的实施并非单纯的把社区居民从旅游经营活动中脱离出来。而是让社区局面改变传统的依靠消耗生物资源生存的生活方式,通过参与景区管理取得收入的同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除了资金反哺公司还对社区居民教育进行补贴,并适当解决居民就业问题。这种机制的建立,从“输血式“”帮扶,衍生到“造血式”帮扶,社会效益凸显。

社区居民益西回忆起国家公园成立之前的生活状况,感慨:“小时候,和家人们养牛,假期就捡松茸卖,交学费,买学习用品。”益西总以为自己和村子里的其他孩子一样,要到家里补充劳动力,或者因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失学。“没想到,考上中专以后景区每年都给我们2000元的补助,我的生活费够了,能够继续上学,既让人欢喜,又觉得拿补助上学不可思议。”

杨留阳介绍,每年公司都会拿出一些资金对社区的学生们进行奖励。教育奖补让辍学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在村子里不但有本科生,还有多名研究生,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公司人才结构的改变。

长效帮扶机制建立 改变社区生活面貌

公司成立之初,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机制的建立,每年吸纳居民成为公司员工,提供就业岗位,让很多居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

益西在毕业后也成了公司的一员,和170多名来自社区的员工一样,像爱家一样爱护国家公园。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向远道而来的游客朋友展示公园,展示家乡,国家公园的科普教育、环保教育功能得到实现。

经济状况改善了,更多人愿意送孩子上学,更多家庭成员直接或间接得到就业机会,他们有了条件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在反哺资金中,有一部分是用于社区创收性经营项目建设的,这些项目的建设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让普达措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卫生路面工程,一改往日只能走在泥泞道路上的状况;饮水工程的完工,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干净的自来水,背水桶尘封起来;洛茸酒店的建设让居民们成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为游客提供深度旅游体验和服务……

在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常说“是普达措养育着我们。”即便不离开父辈生活的地方,也一样能够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是普达措社区居民的共识。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海莱阿芝 文

图片由普达措国家公园提供

见习编辑 杨奥

审核 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