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三月街上宾客汇聚,唱歌、跳舞、赛马、做买卖,历经一千多年而不衰。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大理三月街)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寓含着“只有吃苦在前,才能换来甜蜜生活,老来回味才会无悔今生”的人生哲理。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白族三道茶)
民间艺术的瑰宝,巧夺天工的造艺,原生态民俗的魅力……6月26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影像展在大理古城床单厂艺术区开展,通过镜头语言,带领观众领略“多彩非遗 魅力大理”。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白族扎染技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白剧)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彝族跳菜)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以白族为主体的汉、白、彝、回等十三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大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使大理成为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富集的地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白族绕三灵)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石宝山歌会)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彝族打歌)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花灯戏)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弥渡民歌)
自2011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大理州紧紧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大理州共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19项,四级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大本曲)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耳子歌)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白族吹吹腔)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剑川白曲)
本次展览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及272项非遗项目(18项国家级、57项省级、197项州级)为主线,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大理丰厚的非遗资源,展示了大理各民族的习俗与文化。展览时间将持续至9月30日。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白族民居彩绘)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剑川木雕)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就让我们跟随影像,走进多彩非遗,看魅力大理!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夏仕华 文
大理床单厂艺术区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