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一支来自法国的探险队到达云南西北部的雪山,捕捉到了一种神奇的动物,它们被当地人称为“黑白猴”:它们的脸上白里透红,个个都有一副“人模人样”的面庞,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它们美丽的红嘴唇,见过它们的人,都赞叹不已,认为它们是世间最漂亮的动物之一。随后,这些神奇的动物被运往法国巴黎。
(20世纪初,国外探险家在横断山区域考察 资料图)
1897年,著名的法国动物分类学家米尔内·爱德华兹(Milne-Edwards)对这一物种给出了完整的科学描述,并将该物种定名为:Rhinopithecus bieti,即滇金丝猴。从此,这一物种便在地球上的物种库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滇金丝猴)
自那以后,滇金丝猴在它的家园云南省西北部便杳无音信了,很多人都认为它已经灭绝。直到1979年,动物学家才在野外考察中亲眼见到了野生的滇金丝猴种群。1999年,滇金丝猴成为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从此,滇金丝猴的这个名字才逐渐被人们知晓。
(滇金丝猴)
然而,就在大多数人类对它们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时,这美丽的“雪山精灵”已几近走向灭绝的边缘,全部种群数量已不足3000只,仅生活在滇藏交界的雪山森林之中,分布区域远比大熊猫小得多。而有机会亲眼目睹“雪山精灵”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保护力度的增大,滇金丝猴的种群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滇金丝猴)
从热带雨林到高山冰川,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及生态系统造就了瑰奇的云南。共存多元的民族与文化,也使这里成为人类文明的奇葩。
我们将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与神秘的滇金丝猴邂逅,探索滇西北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与自然共同成长。
▌滇金丝猴科考研学之旅
(滇金丝猴)
▌行程安排
DAY1 抵达丽江
举行开营仪式、适应高原环境、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DAY2 丽江—长江第一湾—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预计4点左右抵达,参观滇金丝猴展厅;观看纪录片约45分钟)——中社参观傈僳族博物馆——入住专家别苑或帐篷酒店——约6点左右用晚餐——晚餐后邀工作人员讲解猴子的故事及追踪过程约1个多小时——行程结束。
DAY3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8点30分吃早餐(含早)——观看滇金丝猴———午餐(野外用餐,“马帮餐”如游客不习惯,提前预约可更改为三明治)———下午徒步原始森林(了解认识高原植被生物多样性,追踪观察滇金丝猴活动痕迹)——回酒店休息(可以抽点时间在公司会议室让同学们做笔记由带队老师负责)——晚餐(晚餐后组织篝火晚会邀请当地民族跳原生态舞蹈,或者组织观看纪录片(需45分钟),睡前观看星空。
DAY4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初步理解滇金丝猴行为习性与社会结构
滇金丝猴栖息地生态系统调查
11点左右结束——午餐可在公园内就餐(也可自行安排)——研学课程成果展示,结营仪式
行程亮点
01
走进傈僳族的传统音乐世界
(傈僳族文化活动)
在中国西南地区,有一片云集着名山大川的神奇土地,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大峡谷,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一个以歌为伴,“盐,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的古老民族——傈僳族就主要生活在这里。
(篝火晚会)
这次活动,我们将走进传统村落,欣赏民族传统舞蹈和音乐文化,参与充满民族风情的篝火晚会。
02
认识生物多样性、学习生态系统知识
(野外考察)
(营期环境)
在远古的冰河时代,地球上的许多地区被冰川覆盖,正因为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许多古老的植物得以幸存,有的是和恐龙生活在一个时代,它们就是珍稀濒危的植物“活化石”——孑遗植物,横断山因此被称为“动植物避难所”。我们在途中,就将寻找这些罕见的古老植物,观察它们的特征,遥想它们生活的恐龙时代。
(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
然后,我们追随探险家的脚步,深入原始森林,探索神奇的高山植物,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在森林深处,我们在茂密的针叶林中遇见各种奇异的高山野花,树木有数百年的年龄,小溪边的苔藓也有百岁了,厚实的像沙发一样松软,苔藓从中生长着形态各异的蘑菇,大腿的牛肝菌、巨大的鹅膏菌、甚至在腐叶里藏着松茸。
(松茸)
地衣长在石头上,它们是地球的拓荒者,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们有一项神奇的本领——“死而复生”:在旱季,半年不下雨,它们选择“脱水死去”,夏季雨季到来,吸足水分,马上“复活”。而我们观察它所在的这颗石头,上面有草、有花、还有蕨类植物和苔藓,这几种植物,代表了地球几十亿年生物演化史。
(植物拓荒者——地衣)
(水晶兰)
在森林下,还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它没有绿色,甚至全身都没有叶绿素,它们就是松下兰,全身晶莹剔透模式水晶兰科的植物哦!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像蘑菇一样吸收腐殖质生存。斑斓多姿的生物构成了一个大的体系,这就是生态系统。
(鸢尾)
(多色杜鹃)
(偏花报春)
(红豆杉)
我们在活动中,走进奇妙的自然世界,认识整个生态系统里神秘的各种生物。
(龙胆)
(油麦吊云杉)
03
近距离对滇金丝猴种群进行监测
了解滇金丝猴的习性和社会结构
(在滇金丝猴巡护活动中,我们将跟随经验丰富的巡护员徒步进入原始森林。)
早起的猴儿有树叶吃,滇金丝猴是勤劳的动物,它们一大早就起床觅食了。为了在它们午休之前看到它们,我们也要一大早就出发,跟随巡护员前往它们生活的森林深处。
(滇金丝猴)
在它们生活区域的外围,我们就可以看到觅食而来的金丝猴大家庭,这个时候需要仔细观察滇金丝猴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食物构成和社会结构,看看它们的社会与猕猴有何不同,与人类社会又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询问巡护员,了解它们的社会结构和保护现状,辨别滇金丝猴个体之间的差异。
(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野外观测)
在对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的自然、文化、经济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后,学员需要在考察的基础上思考我们如何开展滇金丝猴保护,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后写出方案,在结营仪式上向大家汇报。
(入住专家别苑或帐篷酒店)
(精品下午茶)
(白天观景喝茶)
(晚上坐拥一整片星空)
报名须知:
.参加自然研学课程的儿童需具备整理行李、洗碗、折棉被、洗衣服等独立生活能力,或愿意学习这些能力;
.自然研学倡导团队合作,参加者需具备良好的团队间沟通与协作精神和能力;
.云南属高原地区,部分朋友可能会产生高原反应,若身体感觉不适需及说明情况,及时调整和就诊
.活动地点涉及山区,天气变化无常,晴天时紫外线较强,温度较低,要做好自身防晒、御寒工作,并携带墨镜,以应对较强光线;
需要了解更多或报名参加 可致电滇金丝猴国家公园:0887-8756223。
来源 香格里拉旅行微信公众号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