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故事我来讲 小小志愿者在红河州博物馆充实度暑假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通讯员 陈雯 文 刘松 林春 罗谦 陈雯 图)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培养历史文化素养,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红河州博物馆结合《奋斗百年路——红河州红色历史主题展》,策划推出以“童心向党·实践+互动”为主题的2021年暑期少年儿童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预告发出后,在短短2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此次活动报名任务。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本次活动限制了报名数额,最终组织了30名少年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确保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培养他们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怀,让他们有深刻的体验感,红河州博物馆全体职工提前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心准备和安排,提前认真安排部署活动计划、制定活动突发事件预案,规划学习内容,编制学习纲要,对孩子们进行疫情防控、展厅线路、参观引导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进行了前期准备。

8月10日上午,30名少年儿童在红河州博物馆大门前集合,披上“小小志愿者”授带,采用“参观+培训”的模式,在红河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刘松的引领下,参观了州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对即将社会实践的地方进行了熟悉。

在培训中,刘松向孩子们讲解了红河州博物馆的历史、基本知识,简单介绍了州博物馆中的重要藏品,并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孩子们分享了《奋斗百年路—红河州红色历史主题展》的内容。

短短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认真负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展工作,激情飞扬。他们的脚步行走在各个展厅,穿梭于文物之间,仿佛置身于缓缓流淌的历史长河。小小志愿者们主动给观众介绍展品,引导观众进行有序参观,对个别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大胆上前制止,对放松防疫取下口罩参观的观众进行劝导全程佩戴口罩。

孩子们在服务中微笑地使用“你好”“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还积极主动地为观众分享关于鸡公帽的故事、过桥米线的传说等精彩的历史文化知识。孩子们的讲解和分享虽然浅显稚嫩,但是他们自信的神态,积极、敬业的服务态度深深感染着观众。他们在“蒙自人头盖骨”前想象先民的原始意趣,在生产生活用具前辨认千年前的生活细节,在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前体会少数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社会实践服务与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紧密结合。

社会实践的三天里,社教部老师们也行走在每个展厅中,为孩子们解疑答惑,指导开展工作,同时用手机将他们在实践期间的精彩瞬间抓拍下来,并鼓励孩子们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把喜欢的文物画下来,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细心的描画,更加具象地感知历史和文化。

此次博物馆暑期少年儿童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脑动口能力,也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到家乡文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一张张实践表的心得体会中,博物馆的老师们看到了小小志愿者们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担当、学会了感恩,为这个意义深远的社会教育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