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普洱 世界茶源
普洱,一个令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在这里,你能真实感受到少数民族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语言。
在这里,你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乡愁”这个词。
在这里,有品不够的茶,舍不得的绿三角...
由普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云报旅游传媒承办的2016全国主流媒体绿行普洱暨知名摄影家行摄普洱活动进入尾声,许多媒体人已经把“心”交给了普洱,来了就不想再离开,都愿意做普洱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媒体人眼中的普洱究竟是怎样的?
普洱之旅不看茶
茶采三季,时值冬日,休养生息。
即便如此,在这个“世界茶源”之所,茶元素依然无处不在。
早七点,去往翁基古寨,一路云海有如仙境,没有谁还在乎是不是茶山;古寨并未因茶喧嚣,依然是白云之上的悠哉。至于路过的古茶树林,你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据说,正在申请“千年万亩古茶园”文化遗产项目。
晚八点,西盟江三木洛剧院,《佤部落》原生态歌舞上演,阿佤人民唱新歌,再一次载歌载舞震撼全场,把后排的外国观众都给激动得直叫好!
晚九点,抵达景迈人家客栈,一群傣族姑娘鱼贯而出,热情招呼帮忙提行李,招呼着烤火烤茶,火膛边小哥吉他一直陪伴到深夜。客观说,论设施,未必“如家”;但论体验,有如回家。
普洱之旅不看茶,我们看到了文化+旅游带来的无穷魅力,及无限可能。
——云南旅游文化时报采编主任戴川
把心交给中国茶城——普洱
触摸蔚蓝澄澈的天空,呼吸清新香甜的空气,徜徉碧波荡漾的森林,倾听百鸟啁啾的天籁,跳起热情洋溢的芦笙,品茗越陈越香的普洱茶,这就是——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已经记不起多少次住进这里,或者经过这里,但是每次都会让我把心交给她,这就是普洱的魅力,一个真正叫“春城”的小城。
普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她的闻名或许仅仅只是关于普洱茶的记忆。因为,普洱这座小城被誉为“世界茶源 中国茶城 普洱茶都”,闻名世界的普洱茶就是在这里孕育诞生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的美还存在于这里的一草一花一木一叶之中,太阳也会在这里转一个身。
普洱还有很多张名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等,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还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此次跟随全国主流媒体和知名摄影家走进普洱,并有幸第一晚就住进中国茶城,也勾起了我的普洱茶记忆,因为我喜欢具有深沉记忆的普洱茶香,在她的浓酽和醇厚中,储藏了时间的重量和空间的力量。
在这座小城,品位普洱,就如品位尘封的历史与遗失的往事。闭上眼睛,仿佛踏上茶马古道上,感受时光倒流那清脆的驼铃声声和疲惫的叹息,古道石头上深浅不一的马蹄印,我珍惜这短暂的时刻,我也愿意常来这里,聆听茶马古道上的呼吸。
——云报旅游传媒全媒体新闻中心副总监 记者 向星权
一路向西去,走过了澜沧,经过了西盟,来到了孟连。
在澜沧的老达保村,拉祜族人们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打造了一场风情实景的原生态歌舞表演。这场歌舞表演,为老达保的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让他们实现了脱贫。村子里的老老少少,都在为生活努力着。
西盟是佤族的聚居地,这里依旧保持着一些佤族原始的生活习俗。剽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活动。不论喜事或坏事,佤族都会利用剽牛,将牛头送到龙魔圣地祭祀,祈求龙魔爷的保佑。一场大型的佤族原生态歌舞剧《佤部落》,为我们揭开了阿佤山和佤文化的神秘面纱。
孟连在东南亚傣族人民心中是一个圣神的地方,历代傣族土司衙门孟连宣抚司署就设在在这里,并统治孟连长达600余年。土司府里,会有传统的傣族歌舞表演,独特的孔雀舞等舞蹈配上独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
普洱共有13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团结和谐的生活在这里。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他们依旧能保持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并将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传播给世人,不经令人感叹。
——中国网 尹晓
普洱行感言
一周的绿行普洱即将进入尾声,仍然感到意犹味尽……这片西南边陲的土地第一次踏入便狂热的爱上她。
我爱:走在茶山簿雾里欣赏着千年古茶树的苍劲古朴,闻着淡淡的茶花清香,凤尾竹在微风中摇拽,橡胶树穿着白色的外衣笔直的一排排矗立……
我喜爱傣族舞蹈的阿娜多姿,喜爱佤族舞蹈的粗犷奔放,喜爱爱伲舞蹈的唯美多情……
喜爱这里的美食,智慧勤劳的人们用几十种山毛野菜及植物的根,茎,果实烹饪出的美味佳肴,让人食而不忘……
喜爱各民族美丽多彩的服饰,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织出的不仅仅是服饰,更是她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更喜爱在这片广袤的绿色原野中多民族和谐相融共建家园的可贵精神!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是湿润的,因为这是我热爱这块土地的真情流露和感动!
——91.8张丽存
普洱之行,更多是茶文化之旅,普洱孕育了茶,茶也成就了普洱。一路走来,参观了茶叶制作过程,也品了多种普洱茶,习惯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偶尔一杯清茶,还真有洗净铅华的恬淡感。
除此之外,此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澜沧景迈山翁基古寨的日出和云海。很多人为了一睹云上日出东方的壮丽,不远千里前往省外景点。其实,神秘的七彩云南也有美丽壮观的日出和云海,加上翁基古寨布朗族特色民居藏身其中,更平添一抹别样的民族风情。
慢生活、慢旅游,普洱无论是她的茶,还是她的风景与人文,带给旅人的都是不同于繁忙大城市的慢与宁静。相信普洱旅游业会有更多可能,她有无穷的潜力,能带给游客更多惊喜。
——都市时报记者 王柔
一路走来,普洱给我太多的震撼,一直以为,普洱只有茶,而我知道的也只有茶,直到这次来到这个有“世界茶城、中国茶都”美誉的普洱,这里的美让人心醉,只想留在这里不想走。
从墨江的双胞文化,北回归线文化到茶马古道的起始地那柯里,这一路的文化,让人惊叹,普洱确实是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文化圣地。刚到老达保村,就被隆重的欢迎仪式给震撼到了,从没到过如此民族气息浓厚的村寨,拉祜民族能歌善舞,一首《快乐拉祜》也将快乐带给我们。
普洱以茶闻名于世,参观了茶祖茶厂,柏联普洱茶庄园,真心感觉普洱的茶文化是实至名归的。之后途中的一些特色民族村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普洱浓郁的民族风情。最震撼的还是西盟佤族秘境的《佤部落》演出,一出场就把我震撼到了,这气势这表演,真的是将佤族人民的特点完完全全的展现了出来,可以感受到佤族是一个彪悍的民族,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民族,它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保存得如此完好展现给世人,他们渴望更多的人了解,作为媒体记者,更有责任和义务将他们传播出去。
茶文化是普洱的象征,民族风情是普洱的特色,美食美景为普洱加分,普洱有多美,只想说,你来了就不想走。
——网易张笑
普洱绿色行,风景伴风情!这是一场可以什么都可以放松,唯有舌头和眼睛很忙的旅行!
——微想720周诤
7天的普洱之行,欣赏过了许多让人应接不暇的美景。走过了壮阔的景迈山云海,感受了拉祜族和佤族的热情,品尝过爱伲人家的美酒,更欣赏了傣族柔美的歌舞,每一天的行程虽然忙碌,但是我用镜头和自己的视角复刻了旅行的印记,美的画面。对于我来说,大自然的壮阔和人文的风光是烙印在记忆里的,相机是一种记录方式,镜头能把我感受到的美刻画在相纸上,网络中,用这样的方式分享和传递一种情愫,每个景物的照片都是赋予了摄影师自己的私人情感,我愿用镜头和我所看到的景物记录下当下的情感,这种美,值得每一个人来亲身感受。
——摄影师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