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将中国室外展区整体保留,以“保留世博遗存,延续世博文脉,传承世博精神”为出发点,通过文化升级、生态升级、内涵升级、运维升级,使中国室外展区重现活力,为全龄段客群营造多层次活动空间。在改造提升期间,文旅头条与昆明世博新区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云之美·匠心铸精品系列报道,聚焦和关注昆明世博园中国室外展区,与大家一起重温世博美好记忆,解析和重新认识34个省市园区,传承华侨城匠心精神,见证精心雕琢下的精工品质。
中国室外展区系列报道第二十四期
香港园
香港,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集各种欢乐于一城,随商业文明而来的繁华与摩登,显示了“东方之珠”“动感之都”的无穷魅力。
世博园中的香港园集香港的特色于一身,占地1528平方米,以极具动感的钢结构建筑为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蒸蒸日上的香港新风貌和回归祖国与全国各族同胞携手前进的豪情。
走进香港园,从“天幕云墙”到“网络明珠”,再到“登峰长桥”,变的是空间,不变的是那随处都可感受到的香港的迷人风景、包容的文化和多样的气质。
一路走进香港园,便可看见那轻盈透明的“天幕云墙”。“天幕云墙”巧妙地利用半透明帘幕“漏窗”借景,达到“步移景迁”的园林艺术效果,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感。
在“天幕云墙”打卡之后,“网络明珠”亦是不可错过的打卡点。“网络明珠”意喻为香港的“东方之珠”,它是用网管的聚焦点处组成的钢网球。它在园内闪闪发光,连带着站在旁边的游人也会变得光彩熠熠。
往旁边走便是“登峰长桥”,长桥为全钢架结构,具有引导之能,又有通幽之感。走在桥上,一种走向高峰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桥的那头便是成功的彼岸。
动感摩登空间——香港园改造提升巧思
香港园在园区风格和原有建筑的基础上,以完全创新的手法,大量使用现代金属材料,又不失传统造园风格,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现代与传统和谐,中国与世界和谐的祥和意境。
改造提升过后的香港园,各个景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建筑师以简约的结构把“天幕云墙”“登峰长桥”“网络明珠”连接成一个整体,把空间分为内、外、上、下,并引领游人之视点,以多角度欣赏香港园和邻近庭园之景色。渗透的概念和效果,贯通园内各元素,间拥帘幕和地合,最终形成一个建筑与植物相结合、简约与现代相结合的能够体现香港多重空间与多元气质有机交融的香港园。
在特色植物方面,香港园在原有香港植物的基础上新增植了洒金柏、洒金桃叶珊瑚、葱兰、马鞭草、茶梅、孔雀草、火焰南天竹、粉黛乱子草、麦冬和雀舌黄杨等植物,丰富了香港园内的植物景观。
同时,香港园注重建筑与植物景观的配合,园内用乔木组成“列阵”,用多种特色植物构成随四季交替变换的景观来寓示香港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穿梭于世博园内特色建筑和植物列阵之间,你可以感受一个既熟悉又亲近的香港,熟悉的是香港还是那个摩登都市香港,亲近的是那个香港就在你身边。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迪 见习记者 普瑞玉 文
邓斌 图责编 刘榕杉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