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理行——难舍的音韵


大理洞经古乐

琴遇知音

何不斟一杯酒用来欢言

抱拳畅饮之后再相邀拨弦

高山流水的风景此刻也似乎心有灵犀

记不起是何时被悠扬的笛声吸引

如今洞经古乐已经成了一位耄耋老人

心尖最难割舍的音韵

洞经音乐是一种传统古老的器乐乐种,它以谈演道教经文《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道教经书因分三洞而被称为洞经,而在演唱经书时诗赞的音乐,便被称作洞经音乐。洞经音乐流行于云南多个地区,大理的洞经古乐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既能登大雅之堂,也能绕梁于民间,因其旋律古香优雅,音韵自然流畅,故亦称“雅乐”或“仙乐”。

悠扬的笛声来自这位清瘦的老人,他叫李藩(洞经音乐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是八十四岁的高龄,随着笛声,他回想起儿时的那场秋雨,和被浓雾隐去的那片竹林。李藩从小热爱音乐,但苦于生计,无奈只能暂时将爱好搁浅,直到五十八岁才开始接触洞经音乐,重新拾回的梦想依然鲜活。

整理曲谱是李藩的日常工作之一。老的洞经谱本为工尺谱,不容易看懂也难以相传教授,李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洞经谱本整理成了通俗易懂的五线谱,并明确了每种乐器参与演奏的进场时间,甚至规范了拉弦的左右顺序,这能使乐队的动作有着整齐划一的美感。

大理洞经音乐的经典曲目《南诏奉圣乐》是唐贞元年间南诏国王进献给唐王朝的一出乐舞剧。庞大的南诏使团带着“誓为汉臣”的心愿到达长安,所献的《南诏奉圣乐》因气势磅礴,民族特色浓郁,一时间轰动朝野。

每个地区都有独立成套的各类曲调,李藩会在下午与生久村的乐团汇合,一起参与演出。

大理南音社集结完毕,洞经演出开始,先鸣金三点,后鼓起三通。一通鼓毕,祝愿伟大的祖国长治久安。二通鼓毕,祝愿万里河山风调雨顺。三通鼓毕,祝愿中华儿女幸福安康。三通鼓全毕,奏乐请听《南洋洲》,《南洋洲》是唐代南诏的宫廷音乐,常被用作宫廷庆典上的迎宾曲,被道教纳入洞经古乐之后,凭借其鲜明的节奏和华丽端庄的旋律,成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开经曲牌。

演奏洞经古乐的人数,从三十人到两百人不等,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有文武之分,它们分工得当共同奏出美妙的交响乐章。《原始腔》歌颂道教三清神灵中的元始天尊,他讲经说道,教化人们修道成仙,因此乐曲悠缓典雅且古朴,让人产生平心静气,美妙安详的感觉。

南音社演奏的奉圣乐,是《南诏奉圣乐》舞曲的选段。它是南诏文化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经典作品。

洞经音乐的曲风多样,有道家音乐的飘逸,有宫廷音乐的典雅,有江南丝竹的柔美,有儒家音乐的浑厚。由于洞经古乐起源于某种信仰和礼仪,其音乐形象均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

随着最后的收经,本场洞经音乐演出到此结束,李藩作为老师将学生们的进步都看在眼里。

晚上八点半,李老师的乐理课堂准时在隔壁的双鸳村开讲,教室座无虚席是常态。他针对不同村的班级,用心一笔一划准备了教案,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乐理,保持耐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除了重要的节日之外,李老师每晚都会准时出现在黑板前,有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位卧病在床半年,最近才痊愈的老人。

李老师曾经还患过肺气肿,但为了教学他不顾医生的反对,依然坚持吹奏笛子。也许是音乐的回报,疾病随着笛声飘远,消散不见。重拾的梦想非但没有褪色,反而变成了李藩的挚爱并为之付出一生。

风铃如沧海

秋雨落花台

曾经的少年早已两鬓斑白

记不清是从何时起被悠扬的笛声吸引

而如今洞经古乐萦绕心尖

也变成了此生最难割舍的音韵

《非遗大理行》播出时间

首播时间:DLTV-1周五20:30

重播时间:DLTV-1周四、周六10:47、13:46

来源 樂字号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