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那迁好风光,乡村振兴大有为!

德化镇那迁村,位于普洱市宁洱县西部,离县城38公里。走近德化镇那迁村,这里山青水秀,令人过目不忘,好山好水好风光使人感慨不已;这里浓郁的农耕文化、响亮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很好的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这些,德化人都想到和做到了,只为助力乡村振兴!

绿荫塘之美,在于山水之间的那塘清澈的水和那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村子。


绿茵下长长的栅栏,弯曲的长廊,巷口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名字以及活泼可爱的孩童,一 一入目。



那迁村边一汪明镜似的池塘,沿河的蔬菜、瓜果和庄稼,一田田黄甸甸的稻谷,构成一幅画卷般的美丽图景。


一田田稻田,一丘丘麦地,还有随处可见的稻堆、风箱、打谷机(掼槽)、石碾等农具,都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


“嘣~嘣~嘣,打谷子啰!”欢快的声响传遍四方,清风带来了稻花香,村民脸上荡漾着丰收的喜悦,到处都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收谷即景》其一

作者:包广俊

陌上掼槽响,寻声垂穗低。

谷收粒粒灿,草垛满田堤。

《收谷即景》其二

作者:李骄

大田栽秧田埂高,株行两距望尺稍。

已到谷黄粒饱时,遍地希望随香飘。


小河、谷堆、稻草人、凉棚、小桥,尽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乡村。这里有趣的民俗故事,为美丽乡村建设添活力、聚人气,吸引了人们前来游玩。



马鞍山上一股清泉叠石而下,周围树林茂盛,悬崖陡峭,形成了一潭潭壮美无比的瀑布。

《叹马鞍山瀑布 》

作者:包广俊

悬崖嵌险道,泉泻最孤高。

嗟叹无人识,谁来舞逸毫。

瀑布身处偏僻之地,壮美无比,这样的美景若无人问津,怎不可惜!

杨正元故居,是普洱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党员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百折不挠的斗志和品质,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近年来,德化镇那迁村提出″深挖文化内涵,彰显乡土特色″的振兴战略,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基地、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把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把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起来,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农耕小镇摄影活动、自驾游露营活动、密林探险活动、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深林拾菌活动、农产品展示展销等,从观光、休闲、度假、探险、采摘、会展、美食、购物等多个项目入手,形成乡村旅游引领农村产业“新业态”,大力助推乡村振兴。

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美丽乡村,当然也有美味可口的乡村美食啦!德化镇那迁村特色农家乐(民宿):

①那迁客栈,电话17387988986,那迁小组;

②碰巧缘,电话15125538417,绿荫塘小组;

③梅乐,电话18313272980,绿荫塘小组;

④客来缘,电话13330474663,绿荫塘小组;

⑤友谊农家园,电话19987970865,绿荫塘小组;

⑥鱼香缘,电话15087934984,湾子田小组;

其中:客来缘农家园、碰巧缘农家园、友谊农家园、那迁客栈既有餐饮又有民宿。


通讯员 火客 文/图 责编 谢同希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