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杨岚兰 文)9月24日上午,“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玉溪、楚雄专场新闻发布会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昆明市将以COP15大会召开为契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大局,积极服务全省“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建设;继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督执法力度,着力提高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等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昆明,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市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昆明市常住人口850万。昆明,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是享誉世界的“春城”,荣获联合国人居署“国际花园城市”E类最高级别金奖,上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是一座民族风情之城,是全国第一家创建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是一座动植物资源丰饶之城,脊椎动物500余种、野生植物1200余种、花卉460余种,天然药物资源品种数量全国第一;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产销中心。全市林草覆盖率60%,森林蓄积量6057万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
自然保护区筑牢生物屏障
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军介绍,昆明市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自2017年起成立了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陆续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条例、办法或细则;组织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目前已完成《昆明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进机关、进课堂等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十三五”期间,昆明市6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得昆明丰富的物种种类、植物群落类型得以保存。昆明市目前有20多种森林类型。全市现有种子植物195个科、1099个属、3229个种,占云南省种子植物科数266科的73%,占全国291科的67%。昆明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11种,昆明特有种富民枳1种。有陆生野生动物约46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黑颈鹤、林麝、白肩雕、黑鹳、白腹锦鸡、红隼等30余种。
滇池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此外,在“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在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滇池草海片区湖滨湿地建设和滇池湖滨湿地提升改造工作,完成了滇池草海片区湿地建设2442亩,实施了湿地提升3656亩。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滇池湖滨湿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所提升。滇池周边鸟类有明显增加,共记录鸟类139种,在滇池周边地区所调查到的鸟类中,有7种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滇池现存鱼类23种,其中土著鱼类5种,调查还发现了多年未见的濒危物种滇池银白鱼。滇池湖滨带的生态功能正逐步显现,生物多样性逐渐得到恢复。
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
在“十三五”期间,昆明市森林覆盖率增长了3.8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长了11%,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全市1136万亩天然林和5.85万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管护;开展优良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研究、石漠化治理等一批生态绿化科技攻坚,一些石漠化片区、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植被得到了有效修复。
据悉,在做好COP15大会保障工作的同时,昆明市正同步筹备“第七届全球城市和地方政府生物多样性峰会”,作为COP15大会平行活动之一,峰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该峰会计划在明年春节召开,届时昆明将与来自全球的地方政府、城市、科研单位、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一道探讨地方政府和城市如何在推动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议程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峰会也将搭建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知识共享、经验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全球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达到更高水平、达成更多共识。
赵嘉、田维星、张永强 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