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云南一粒种子,
她会还你一座花园。”
9月26日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
第十五次会议(COP15)
即将召开之际
由云南新型智库联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出版集团
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云岭智库论坛”
暨《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
新书发布会在昆明举办
(第二届“云岭智库论坛”现场)
《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合力推出,该书是基于云南省社科院江燕、毕先弟两位专家数十年积累,以绣花功夫,逐渐在现存300多种古籍中整理出从《史记》“庄蹻开滇”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公元前239年-1949年)2000余年间,与云南有关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花卉、茶叶文献史料上万条,按照“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三个篇章的全新框架分类编排、校勘注释,最终选取具有云南特色的23属5500余条,编纂而成100余万字的著作。
(《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新书发布)
《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以即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大会为契机发布,将沉睡中的文献史料,串成一篇篇、一幕幕云南古代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生动而活泼的画面,向世界诠释了云南之美的历史渊源,为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提供了真实厚重的文献基础,既是一部关于云南生物历史的工具书,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对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云南、了解云南、研究云南,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论坛现场,来自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多样性”主题做发言。大家认为,云南由特殊的地理区位、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条件构成的生态环境多样性,孕育形成云南的生物多样性,自远古就生活在云南的各民族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实践中,发展出与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相互适应、高度融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正是这种与大自然良性互动、高度融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保证了云南虽经数千年沧桑巨变迄今仍然是世所罕见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和“民族文化王国”,成为美丽中国最美丽的省份。
专家们指出,在COP15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云南省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界向盛会的一份献礼,该书紧扣大会主题,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特征,向世界展示了云南植物14属、动物4属230余种、世界花园5大门类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以极其详实的史料,充分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与“云南经验”。
论坛上,云南省社科院还向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大学图书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进行了赠书。
《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
带你探寻云南
“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
背后的物种知识
在这本书中
尽览滇南草木繁花之胜
和孔雀、大象、昆虫之灵
品味茶韵、山珍菌香之美味
这本书带你观鸟、识虫、辨物种 这本书带你赏花、观草、闻茶香 这本书,带你探访史源、盘点家珍
这本书带你跨越2000年时空开展“美丽地球家园”“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对话
与历史时期的动物、植物对话
与大象、孔雀、稻、玉米、花草
甚至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
及其文化对话
为构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奉献出云南的自己力量
9月26日
《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
正式发布
为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召开
隆重献礼!
快把云南生物多样性史料
塞进书架吧!
来源 云南网 云报客户端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