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相约玉溪,品品秋的味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的玉溪,瓜果飘香,鱼鲜鹅肥,正是品美食的好时候。美食是浓浓的乡愁,也是出发的理由,金秋十月相约玉溪,品品秋的味道!

玉溪鳝鱼米线

玉溪的鳝鱼米线是最能勾起食客味蕾记忆的玉溪风味了。新鲜的米线在高温锅里煮上片刻,起锅装碗,一大勺鲜美的高汤浸过米线,再依次加上鳝鱼、猪皮、韭菜、薄荷、香菜、油辣椒等,一碗醉人的玉溪鳝鱼米线就成了。鲜香的鳝鱼、清香的薄荷与香菜、细滑的米线、酥软又不油腻的猪皮,吃上一口,多种味道同时在口腔化开,让人欲罢不能,吃了还想吃。

玉溪青松毛烤鸭

红塔区的传统名吃“青松毛烤鸭”,近似于北方烤鸭,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因为选用以青松针叶晒干扭成的“草团”为燃料烧成,因此被叫做“青松烧鸭”。青松针叶具有清香味,用它烤制的烧鸭香味扑鼻,熟透度适中,颜色金黄美观。蘸上甜酸酱汁食用时口感更佳,也可以伴葱而食,又是另一种风味。

澄江藕系列美食

说起澄江,自然会想到莲藕,澄江县地处滇中高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生态环境优异,种植之荷藕,只开花不结莲蓬,地下茎长得粗大肥壮。绝大多数地方的藕只生七个孔,但澄江本地藕则比其他品种藕多生了一个孔,称为“七孔八眼”。而藕在澄江,也被制作成了藕粉、藕火锅等各式佳肴。

抚仙湖铜锅鱼

铜锅煮鱼是湖边渔民的家常菜。铜锅轻巧,传热又快,渔民去海边“拿”鱼,在沙滩上或鱼洞岩石旁,以三块石头做灶,再把铜锅架在石头上,舀清冷的海水或泉水入锅,将活蹦乱跳的鱼放入锅内,盖上锅盖。随着水温上升,鱼儿频频用头顶锅盖,之后就悄无声息了。这时,放入葱、姜、大蒜、火烧干辣椒、薄荷,煮熟即可尝鲜了。

通海铜炊锅

通海炊锅历史悠久,家喻户晓,是通海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好友相聚或是逢年过节,许多人家都会煮上一锅,热热闹闹地围坐一起,边吃边聊,尤其秋冬季,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炊锅,更是一种享受。整个炊锅各类食材层层叠放,色香味俱全。而炊锅历史悠久,便于携带,也被通海人赋予了团结、丰收的含义。 

峨山化念烤鹅

秋天的鸭鹅肥美无比,峨山县的化念烤鹅更是一绝。峨山化念镇以盛产大鹅著称,鹅食青草,放牧四野,因此这里出产的大鹅体态肥硕,肉质丰富细腻,口感醇厚鲜香。生活在化念坝子里的彝族、哈尼族、傣族,祖祖辈辈都爱吃烤鹅,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烤鹅用的土灶,每到节庆或办喜事,烤鹅就成了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易门野生菌火锅

云南人秋季的食谱里,怎能少得了野生菌。易门有“菌乡”之称 ,野生菌火锅是这里的特色美食,用鸡或老鹅熬制的高汤做为锅底,放入切成片的牛肝菌、松茸、鸡枞、青头菌、鸡油菌、铜绿菌……待汤沸腾十五分钟,一锅汤色诱人、菌香四溢的野生菌火锅就可以开吃啦!喝一口菌汤,唇齿留香,尝一箸菌子,鲜甜爽口,真的是山珍胜海味。

易门羊全席

因易门是多民族县,彝族占了大半,传说旧时彝族将羊奉为图腾,认为羊是财富的象征,彝族人民喜养羊食羊,除在祭祀时宰杀外,日常红白喜事也大多杀羊飨客,羊肉的普及与此大有关系。易门的羊肉取材自本地黑山羊,无北方绵阳的腥膻,口感香嫩,自成一格。

新平戛洒汤锅

“不到戛洒,枉到新平;不吃汤锅,枉到戛洒”。在戛洒,常听到当地人这样向客人推介他们的传统美食汤锅。戛洒汤锅“牛全席”,必不可少的有汤锅、麻辣牛血、腌生肉、火烤干巴丝、干黄鳝、腌鸭蛋、花米饭,再配上当地的新鲜青嫩的山茅野菜:甜菜、芭蕉花、棠梨花、攀枝花,红红绿绿摆满一桌,风味主打酸、辣。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文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孙兵、王艳华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