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之美 | 昆明轿子山光秃秃的荒山变成百亩高山杜鹃园

冬天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春夏有满山灿烂的杜鹃花,位于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镇的轿子山一定是人生必须去看一看的地方。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山上盛开的杜鹃花海,曾经是一片被人为破坏后的百亩荒山。

每年4月到8月,轿子山杜鹃花盛开

高山杜鹃群落出现明显分界线

时值秋季,轿子山景区同样美得如诗如画。这时的轿子山景区,天气就好像一个爱闹脾气的小孩子,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站在山坡上就可以观赏层林尽染,流水潺潺;没走几步却阴云密布,小雨淅淅沥沥,浓厚的雾气也从山顶铺天盖地袭来……但不论何时、何种天气,它的美总让观者为之惊叹。

轿子山保护区四方景游客中心右侧,是今年5月成立的高山杜鹃种质资源创新示范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00亩,栽种着2万余株杜鹃花,整片山坡都是大大小小的杜鹃花植株,不少枝丫上已经挂着小小的花骨朵。待到来年4月到8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便会呈阶梯式从山脚一路开到山顶,盛开的大片淡紫、粉红色杜鹃花晕染了山林,一簇簇的花儿挤满枝头,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

然而在过去,这里曾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在基地所在的山坡上方,至今还能看到一条很明显的“人为”分界线,沿着几个山头划分出了野生和人为栽种的高山杜鹃群,放眼望去,就好像几个戴着绿色头巾的小矮人。分界线的上方,高山杜鹃植株密集、枝繁叶茂,个头也比较高,整体呈墨绿色,而分界线的下方,植株比较小,盖不住裸露的草皮,看上去只有些淡淡的绿色。

在保护区成立以前,当地居民经常赶着牛羊来这里放牧,也会带着镰刀锄头等农具到处挖一挖,找些能够卖钱的草药或者野生菌,砍掉粗壮的树枝拿回家里当柴火。久而久之,山坡上的植被群落破坏严重,滑坡、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也随之而来,整个山坡上原本郁郁葱葱的高山杜鹃逐渐消失了踪迹。

生物多样性展览馆10月开放

1989年,轿子山被列为昆明市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升级成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松介绍,为了减少游客和当地居民对保护区动植物的破坏,轿子山景区多次对景区栈道进行架高抬升、增设护栏扶手。

原本居住在自然保护区内靠山吃山的何家村40户村民,也于2017年整体搬迁到了保护区外,在那里建立起了旅游小镇,发展民宿客栈和农家乐,有了多元化的收入。好运酒店的负责人耿天平说:“冬天旅游旺季时,每间房的价格为180元/晚,酒店里的13间客房总是供不应求,平时价格也在80~100元/晚,我们一年可以靠酒店多收入3万多元。”

经过不断努力,曾经的山坡荒地也有了喜人的变化。“近几年来,通过收集区域内的高山杜鹃种子进行人工繁育,培育后又进行野外回归栽植的方式,在原有的黄杜鹃、红棕杜鹃、马缨杜鹃等30多种杜鹃品类的基础上增加了128种,再加上基因配种的杜鹃花,轿子山的杜鹃花种类越来越多。”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高级工程师胡春相介绍。

“十四五”期间,轿子山景区还计划新修新山垭口至四方景的新索道,将四方景游客中心和周边生活设施从现在3100米海拔的地方移到2700米海拔的保护区外。目前,新索道即将竣工,预计今年10月投用。此外,景区四方景老游客中心也被改造为生物多样性展览馆,将于今年10月开放,届时,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轿子山的珍稀动物、植物、矿产资源以及当地独特的民族和历史文化。

来源 都市时报

图 轿子山景区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