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大理】丰富业态 体验升级 大理市双廊镇民族文化街拟入选第一批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

葱郁的树木,缤纷的鲜花,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各具特色的小吃餐饮、潮流酒吧、匠艺体验、文创商店……双廊镇民族文化街,吸引着一拨拨市民及游客,惬意享受着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成果。

日前,双廊镇民族文化街拟入选第一批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

双廊镇民族文化街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双廊艺术小镇文化旅游区核心区域,横贯双廊古镇南北,由长约3公里的主街道和数十条小巷道组合成鱼骨造型,主街道作为双廊镇核心主干道,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沿线沿袭传统白族建筑风格,并融合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淌着古朴、优雅、淳厚的民族气息。

经过一年多的升级改造,街区智慧化旅游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自然人文风貌更加协调,文旅融合促进消费业态升级,满足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业态、旅游休闲、街区规划等多方面的要求,民族文化街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姿态跨步发展。

厕所革命   街区文明无死角

走在民族文化街,智慧旅游厕所、公共洗手设施、休闲空间等随处可见,魁星阁广场、飞燕寺旁、南诏风情岛码头都设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等。据了解,街区已实现4G深度覆盖和5G网络、免费WIFI、光纤全覆盖,建成双廊智慧化建设指挥中心和平安监控摄像头、空气质量和酒吧噪音监测设备,特色名片、导游导览、高清直播、智慧酒店、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等全面接入“游云南”APP,实现在线调度和智慧化、动态化管理,智慧化旅游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不断优化。

“我上一次来双廊还是三年前,没想到这次来,民族文化街竟然发生了大变化,旅游厕所、公共洗手池多了起来,‘游云南’APP还保障我们旅游途中全程无忧,休闲度假越来越便利了。”来自山西的游客宋先生说道。

文化浸润 旅游内容增魅力

为提升民族文化街的文化韵味,加强了原双廊小学戏台、兴良庙、魁星阁等古建筑保护和修缮,深挖白族文化习俗生活形态;引入杨丽萍、张杨、沈见华、八旬、赵青等一批艺术家入驻,培植培育起舞蹈、建筑、电影、农民画等艺术文化;李云义、赵思恩、李艳锋、赵天鹅等非遗传承人发挥引领作用,白族彩绘、刺绣、陶艺、银器、扎染等多种非遗百花齐放;植入高端住宿业态及旅居业态,丰富咖啡、书吧等休闲业态,形成了夕上双廊、村墅、文化大院、李氏大院等一批有特色、品质高、叫得响的餐饮民宿品牌……

双廊古镇景区管委会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杨志永介绍,民族文化街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白族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承双廊特色的乡土文化,留住双廊千古乡愁,同时丰富旅游和文化艺术业态,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民族文化街民族风情浓郁。走在街道上,不时就能与穿着白族服饰的姑娘擦肩而过,还可观赏到白族民居上的彩绘、浮雕等。不过我最喜欢扎染,刚来到双廊,就迫不及待去做了一块扎染方巾。”从上海来旅行的王女士说道。

品质旅游持续升级

古朴、质朴、淳朴、闲适……民族文化街环境典雅,宜居宜业。据杨志永介绍,街区保留古镇脉络肌理和原有建筑风貌,围绕主干线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路面恢复提升和景观绿化等工程;聚焦街面、墙面、店面和摊贩,推动临时摊位入户、入巷、入市;打造了时光穿越、渔舟唱晚、记忆乡愁等5条主题特色巷道,街区环境风貌与自然人文更加统一协调、相得益彰。

在街道上经营小吃店近20年的双廊本地人李阿姨,这些年来亲眼目睹民族文化街的改变。在她看来,现在的民族文化街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巷道两旁布满了各种树木花卉,空气更加清新了,游客更多了,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

数据显示,民族文化街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212.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04亿元;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202.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85亿元。

杨志永介绍,下一步,双廊民族文化街将深入挖掘双廊本地艺术和文化资源,不断厚植街区文化艺术氛围;以品牌经营户为示范,引领、引导街区商户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推进闲置白族民居开发再利用,拓展为文创产品工作室或手工体验基地;聚焦业态、品牌、功能等方面,丰富步行街业态结构,提升购物、餐饮等传统业态等,切实提升旅游休闲街区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杨金敏 王泽航 大理市双廊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童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