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大理】匠心“还原”独一无二的大理古城

初见古城,是从五华楼开始的。门洞上,集郭沫若先生书法所成的“大理”二字苍劲有力。穿过城门,头顶上方民国时期留下的凹槽依然清晰可见。爬上城楼,整个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屋舍俨然、阡陌交通,一派古朴景象。

放眼望去,古城区道路至今仍保持着明清以来形成的棋盘式网方格结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由西到东纵横交错,深街幽巷,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显示着古城的古朴和别致。

这座千年古城曾因自然和历史原因几近沦为废墟,眼前这幅古朴和别致的景象实属来之不易,是一代又一代古城修缮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地震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城修缮工程

“1925年,一场7级的大地震差点要了古城的命”,大理古城修缮专家杨利清说。据文献记载,地震后的古城“城墙城楼严重毁坏,牌坊倾圮,铁栅震倒,全城官民房屋,庙宇同时倾倒,重者夷为平地,轻者墙壁倒塌,无一完好”。这是大理古城居民、建筑、人文遭遇的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 1926 年,虽然古城居民开始在废墟中恢复建设,但是终难达到历史鼎盛时期的建筑和人文的规模。

直到改革开放期间,国家开始重视自身文化的恢复与建设,尤其对凝聚着历史文化信息的古建筑给予了高度关注,越来越重视古城修缮工作。20世纪80年代,大理古城开始进行恢复重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和一代代古城修缮人的努力下,古城才得以恢复如今。

据大理古城保护局(以下简称“古保局”)工作人员李超介绍,于2017年11月启动的古城风貌提升工作项目是自地震以来古城修缮规模最大的一次。本次修缮力求恢复大理古城的历史风貌,将大理古城建设成为“风格浓郁的白族民居建筑艺术文化走廊,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先行区和5A景区”。

一户一策提升改造 当地建筑学者严格把关

为最大化还原古城历史风貌,古保局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对大理古城风貌提升改造工作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听取各方意见,形成了提升改造初步设计方案。2017年12月25日,由古保局牵头拟定的《天理古城风貌提升改造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大理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正式印发。《方案》强调,古城风貌提升改造应围绕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主要历史文化街区实行“一户一策”方案,分期实施。

所谓“一户一策”,是指在古城修缮工程中,根据不同的房屋特性,制定个性化的修缮方案。在取得房屋所有人同意修缮后,经由专家组成员确认方案,再经几方合力,共同完成房屋修缮工作。

为保证古城原汁原味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修缮方案必须经由大理当地的建筑专家同意才可实施。专家组成员杨利清说:“我们对古城、对白族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联系,这是外地专家无法取代的。”通过采取地域限制的方法,杜绝利益至上的建筑风格,将可能出现的古城风貌损坏风险降到最低。

据李超介绍,房屋修缮所产生的费用实行“一奖一补”政策,由政府承担70%,房屋所有人承担30%。“一奖一补”“一户一策”,加之当地建筑专家的严格把关,多方保证给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修缮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匠心“还原”独一无二的大理古城

古城修缮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房屋原有样式和材料实施最少干预原则,旨在最大化保留古城历史风貌。“施工中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的建筑材料,不擅自改变原来的图案及样式。这是关乎整个建筑是否能恢复原貌的关键所在。”杨利清说。

在我们乍一看并无两样的建筑,也处处暗藏着来自古城修缮人的用心。每间房的柱子看似都一样,实则有的柱子凑近一看,便会发现拼接的痕迹。“这根柱子只是局部损坏,我们采用拼接工艺把坏的那部分替换即可,我们想最大程度地把原材料、原风貌保存下来。”杨利清摸指着拼接的柱子对记者说。

接着杨利清介绍到,柱子上方的雕花插头、龙凤狮象也皆由老师傅手工打造。甚至脚下所踩的石砖,也是精选手工窑制的六方砖铺设而成,脚踩的每一步都是来自修缮人的用心。

谈及修缮过程中的难点,杨利清说,最难改造的是一处倾斜和下沉的房子,起山和收分难度极大,稍有闪失房屋就有坍塌的危险,最后我们是集各方力量,运用“打牮拨正”的方法才将房屋修缮好。他说:“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护整治维修房屋的原真性,使广大市民、游客切身体验到风貌提升改造带来的变化和古城传统风貌的神韵,让大理古城成为风格浓郁的大理民居建筑艺术的文化走廊。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迪 文
邓斌 图责编 杨    奥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