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导航,蒙自南湖荟背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算好找。
而穿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走到底,竟藏着一家哈尼风味的特色餐厅。
这家店,一开就是18年。
18年前,张雨想把寨子里纯正的哈尼味道带出去,她把店开在了这里,并取名“哈尼人家”。
18年后,“哈尼人家”依然吸引着不少食客到访,18年前的顾客现在还在光顾,餐厅也被冠以“正宗”的标签。
用食客的话说,“18年前尝到的味道,18年后还是一样,一如既往的好吃”。
变很容易,坚持难得。
张雨说:“哈尼菜的菜品不算多,有一些朋友建议适当上新,我没有采纳,我只想把真正的哈尼菜做好。”
好味道,要成记忆,不是成回忆。
初心与守护,就是“哈尼人家”的内核。
哈尼美食讲究原生态和本味,自家喂养的家畜与家禽、极具山野清香的野菜、原生态种植的应季果蔬……辅以丰富多彩的蘸料,共同演绎出哈尼百态的烟火氤氲。
而这些味道上的讲究,在“哈尼人家”同样如此。
餐厅由小而扩,现在俨然成了一座庄园。其中两块土地专用于生态种植所需的果蔬和佐料,院子里还专门设有猪圈和鸡圈,养成的猪与鸡,专供于餐厅菜肴所用。
餐厅所需的野菜,则全部从红河县哈尼村寨附近的山野里运上来,原味即要义。
而在菜品的制作上,“哈尼人家”坚持以地道的饮食习俗进行烹饪,整体味道酸辣鲜香。
比如:
将新鲜的野菜野果调制成风味别致的野生菜肴
用带有香味的叶子放在蔬菜中做调味品
以花椒、芜荽、香草、薄荷、葱、辣椒等调制蘸水
拿特制的哈尼豆豉入菜来代替味精
……
此外,能让“哈尼人家”味道始终如初的原因还有一个——
从厨师到服务员,所有员工都是当初跟着张雨从寨子里出来的。
他们从年少懵懂,到成家生子,把青春留在了“哈尼人家”,把情怀留给了哈尼文化,用技艺坚守了哈尼味道。
毕竟,这世上不变的味道,就是家里的菜肴。
而最让人靠谱的,当然是家人。
如今,这个家庭越来越大。
在张雨看来,正是这些身边的至亲,让她有了更多“坚持做好哈尼菜”的力量和理由。
哈尼蘸水鸡
作为哈尼美食的名菜之一,这道菜不得不提,也是餐厅的特色之一。
鸡肉是选用正宗农村养殖土鸡,杀好洗净后熬煮而成。跟着鸡一同进锅的还有一枚未经剥壳的鸡蛋和一把白花花的糯米,三者互相吸收。
而作为这道菜的灵魂,蘸水是一绝。小米辣、芫荽、苤菜、大蒜等佐料切碎入碗,同时将与鸡肉同煮的鸡蛋、鸡杂、鸡血捞出后切细丢入,再浇上一大勺鸡汤,夹上一块鸡肉蘸入,鲜香四溢。
此时再来上一碗以鸡汤熬制的糯米粥,入口香糯有味,剩下的便只剩妥帖的满足。
酸笋牛肉
煮过的牛肉软烂,而选用本地竹笋腌制而成的酸笋,开胃爽口,味浓生津。添上一碗米饭,浇上一勺酸汤,食欲倍增,直呼过瘾。
苤菜煮梯田鱼
生长于梯田的鲫鱼,也被称作“梯田鱼”,原生态的生长环境使其肉厚刺软,肉质鲜嫩,配以苤菜的山野清香,一口都是自然之味。
踩干巴/踩虾子
干巴,也是哈尼特色美食之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腌制方法,哈尼的干巴会选用当地黄牛的精肉切成条,抹上盐巴、辣椒、花椒、八角、草果面和酒腌上一至两天后,穿上竹条或细箭竹上,挂在火塘上方让火烟熏干备存。
踩,“舂”的意思。配以生姜片、蒜、青辣椒在石臼内舂成细肉末的干巴和米虾,吃起来满口异香,味道独特。
特别是用踩虾子拌米饭,十分开胃。
香水莲花煎蛋
煎鸡蛋是一道家常菜,但是“哈尼人家”的香水莲花煎蛋却是一道特色。
香水莲花是“哈尼人家”自家种养的,就养在餐厅的池塘里。
做菜时,现摘下莲花,洗净去芯后,将莲花的花瓣切碎与蛋液融合。
在口感上,不仅有浓郁蛋味,同时还融有莲花的清香,鲜嫩清爽。
哈尼小洋芋
“哈尼人家”的洋芋虽小,味道不一般。土生土长的哈尼小洋芋,油炸至金黄,外酥里嫩,软糯香甜,同样是店里的一道必点菜肴。
而且只有秋冬季节,才能吃到哦。
当然,餐厅的美食远不止这些,像特色三拼、菜籽粑粑……都是特色。
更多的菜肴,等你来发现。
除了菜品极具哈尼特色,餐厅的布置也是哈尼风味十足。
农耕的老物件,院里的丰收鼓,墙上的哈尼四时农作图,房间里的哈尼衣物……无一不在讲述着哈尼的美好。
而在环境上,同样十分养眼。
花园式的绿植环绕整个餐厅,给人一种静谧与悠闲。漫步其中,十分惬意。
风吹过,餐厅的那棵董棕迎风而动。
18年前的小树,如今早已参天,势头正盛。
而它所守护的“哈尼人家”,亦是如此。
哈尼人家
地址|蒙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
营业时间 | 9:00-14:00;16:30-21:00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肖傲 文
田维星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