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园林和艺术有着悠久的缘分,无论是近现代西方绘画大师莫奈、毕沙罗、梵高、克利姆特,还是中国的艺术巨匠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人都喜欢描绘他们日常居住、旅行所见的那些美丽花园乃至梦幻中的神秘花园。《格尔尼卡》、《思想者》、安迪沃霍、毕加索、蓝色多瑙河,这些耳熟能详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也都曾在世博会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博·艺”系列就是新世博园与艺术家之间对话沟通的窗口。
尹雁华:以“指印”符号再写自然
尹雁华
◆ 中国卡通一代代表艺术家;
◆ 云南油画学会理事;
◆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中国壁画协会会员;
◆ 现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
◆其艺术作品曾参加各级重要展览获奖并刊登于各类重要学术期刊和大型文献著作及展览画册;
◆ 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对比窗艺廊、重庆感觉艺术空间、韩国Gana画廊、瑞士著名当代艺术收藏家乌力·希克、著名收藏家汉斯等一些美术馆、画廊和私人收藏。
自然与自我的延续
作为一个积极、随意、放松的人,尹雁华始终认为顺其自然是自己的人生法则,呼吸新鲜的空气是每个人的生存需要。他将自己从现代城市生活中提炼感悟,借手印为指代,以自己为中心,感受万物,敬畏尊重自然,顺应保护自然,希望通过画画表达生命个体的自由。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他看来,’99世博会的召开,迅速推动了昆明的城市进程和经济发展,时隔22年,世博园又借助COP15大会的春城之邀向世界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多彩,很好的诠释了自然栖居的生活理念。
他认为,在高速的全球化商业时代下,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寻找真实的自我。他通过自己最熟悉的绘画语言,把生活中体会到的真实简单直接的呈现出来。而至今已有22年历史的世博园,则是通过保留’99世博会的旧址,将自然完整的保留下来,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方式随城市共同发展。外部瞬息万变,园内生物多样,不忘初心是世博园与尹雁华之间的默契。
延续并不是一成不变
因为世博园本身的历史沿革及区位优势,每逢佳节世博园都是昆明市民亲子郊游,家庭聚会的不二选择。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尹雁华看来,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此次世博园成功提升改造之后,用多种本土花材制作的亚洲象和绿孔雀的立体花坛,展示了云南独有的动植物面貌,向市民和游客宣传了COP15,也宣传了云南生物的多样性。
向下一代延续
此次成功举办的“我是自然创想家”生物多样性大型雕塑主题彩绘公益活动,更进一步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艺术家与青少年的共同创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尹雁华作为评委参与了此次绘画作品的评选工作,6000多件投稿作品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深刻感受到孩子作品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再次唤醒了1999年昆明世博会的城市记忆,让云南独有生物多样性更加具有活力。
苏捷:艺术是对自然臻美的浓缩
苏捷
◆ 1982年出生于山西太原。
◆ 2009年于年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 现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
◆ 2019年个展「城市纪念碑」在昆明举办;
◆ 2014年至今活跃在国内外从事艺术活动。
世博园艺:秩序、美丽、想象力
作为一个以园艺为主题的公园,世博园始终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有序发展的理念。
所有美丽的事物都是有秩序的,而秩序是由事物之间彼此恰当的联系所形成的:植物与植物间构成的景观、植物自身生长与死亡之间生生不息的更迭。美,正是通过世间万物之间的正确联系而产生的。秩序必须存在,否则世界将四分五裂。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也正是看到了这种秩序,才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捕捉和展现这种激发生命的神迹,苏捷的一组以生命生长为题材的作品就无限贴合了这样的理念:发芽、开花、萎败,他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一刹那的灵感挥就了这样一组作品。
世博园内的园艺景观也无不体现着美丽、秩序与想象力,植物的力量已经不局限于一组景观的占地,这些蓬勃的力量才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顺应自然的天然秩序
苏捷这样评价世博园:“人们很难不被那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所感染。世博园好像是掌握着自然秩序的园艺大师,它的花境展现出自然的隽永流转之美。”
世博园不断地打破传统,相较于精巧的花园,它的设计充盈着满满的生命力,将观赏草和多年生植物融合在一起,注重保留植物在自然中的“自发感”,创造出更有自然气息的原野景观。花园在春天萌芽,夏天盛放,秋天渐入佳境,冬天展现的则是另外一番韵味。
人为改造的艺术秩序
如果说艺术的尽头是现实,那么昆明世博园园艺就完美把握了如何平衡艺术与自然秩序之间的关系。走进世博园极具艺术性的花园,看它如何用植物打开属于自己的创作语境与风格,享受这场充满“光合作用”的艺术之旅。
园林是人类探索宇宙和秩序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古代园林更是凝聚了中国古人造物艺术的精神和智慧。世博园的园林包含的是当代中国人在追求古典与现代生活的可能性之中,对园林艺术和园艺艺术展开的全面想象。
世博园:一座城市花园的地标
无论大小,花园都应该看起来既井井有条又富饶美丽……昆明世博园没有去尝试模仿自然的任性和野性,而是尽力利用自然来让整个园区充满生机。实际上,植物与景观看起来与世博是浑然一体的。它是来自对自然臻美的浓缩,苏捷通过对世博园艺的观察结合艺术设计、凝练植物花语,萃取天生美景,装点了艺术世界的一路繁花。
苏捷提到:“正是世博园秉承着这样的规划理念,才使得每个人心中的城市花园有了一个具像化的概念,未来世博园可以做得更好,希望它能够通过重塑质朴的日常、留有呼吸可对话的空间,在空气流转中、眼神对视与视线余光中,唤醒植物与自然的元气,改变一座城市,将花园与园艺延伸到每个角落,使它的观念与艺术深入人们心中,让城市花园扩变为‘花园城市’,使这座城市每一个人都会惊叹于它所承载的多样性的生物与艺术性的设计。”
文旅头条融媒体实习记者 赵雨晨 文
尹雁华 苏捷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