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文山八景园 找淘宝乐趣

(文旅头条讯 融媒体记者 缪欢 文/图)文山八景园日前正式向市民开放,雁塔秋风、虎沟烟雨、钟灵瑞梅、二台返照、盘水回波、南桥夜月、西华列戟,大兴双桂等八景,让人重温文山昔日之美。

清康乾年间,文山城周围的风景名胜是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所谓“八景”之说应运而生。八景园位于七花南路与凤凰路交叉口,采用新中式造景手法,小中见大地将文山老八景的意境展现在这方寸之间。

兴冲冲来到八景园,回廊曲径、小桥流水、白墙墨瓦,一个小巧的中式园林就在眼前。若不知老八景的景致、由来,要一一找全这八景还是颇有难度。打开手机找到八景园微信推文介绍,在园中不停比对,又向施工人员一一求证,最终找全八景。而寻找过程颇像淘宝游戏,震惊,质疑,惊喜……

雁塔秋风

古:文笔塔是文山城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康熙年间。金秋时节,大雁掠过文笔塔顶。富含诗意的“雁塔秋风”从此成为文山八景之首。

文笔塔处理成了橙红的艺术造型,待移栽的枫树、银杏枝繁叶茂,秋风吹红吹黄树叶,若鸽鸟飞过也颇有古景意趣。

西华列戟

古:清朝文山进士李延福多年在外为官,为解乡愁绘文山西华山《三十六峰林木图》长卷。其子李熙文在画上题诗三首,“西华列戟护金尊,峻峭诸峰万世痕。古柏苍松擎日月,星移斗转焕乾坤……”


推文说“通过种植常绿树种,搭配西华山山形景观小品,营造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以为是草地上这块大石,特意仰拍为求壮观之效。施工人员说门口这个即将搭建完成的造型景观才是“西华列戟”。

虎沟烟雨

古:从前,离文山城约10里的西南山麓有一小山村,村后有一高耸的山崖酷似卧伏的猛虎。酷似猛虎的山崖,清澈甘甜的溪水,烟雨翠微的群山,成了文山人趋之若鹜的郊游之地,此处也被赋予诗情画意的名称——虎沟烟雨。

还是施工人员告诉我们:“这条曲径就是‘虎沟烟雨’,现在没有老虎所以你们没看出来。”待过几天石头老虎运来安置好,这里就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打卡地。

南桥夜月

古:清代,盘龙河上的永济桥俗称南桥。南桥气势恢弘,桥上石阶石栏精雕细刻。入夜,明月从河边的榆树梢头渐渐升起,天光地锦,澄江如练,好一派饮醇自醉的“南桥夜月”。


这是八景里不用找就知道的地方,晚上在此抬头赏夜,低头听水潺潺。

大兴双桂

古:康熙21年,开化镇总兵高必盛创建大兴寺,并在殿宇庭院中栽种了两株桂花树。到光绪年间,桂花树已有两百岁,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每到中秋时节,两树绽满金黄花蕾,香飘十里。文人墨客将大兴寺雅称为“大兴双桂”。

在园区几番奔走,找景变成找树。得人指点,桂树原来在月洞门外。这树已颇有年岁,只待金秋时节,桂子飘香。

二台返照

古:被文山人称为“筲箕凹”的东山坡山腰,有两个浑然天成的白土台,远远望去,既像大戏台又像抵御外敌的堡垒。开化镇总兵高必盛为为“二台返照”诗曰:五台晚景好,又见二台坡。向夕他山瞑,余辉此地多。

匠人巧妙地将观景、休憩的游廊设计成错落两台,既呼应旧景又兼顾了游人的需求。

钟灵瑞梅

古:清康熙初年,长沙僧人了然和尚云游滇黔各地,见文山坝子山青水秀,遂驻足城北并建钟灵寺讲经说法。了然和尚圆寂后,其徒逊清和尚继承衣钵,在寺内广种梅树,花季时灿如云霞,被冠以“钟灵瑞梅”。


推文说 “一株梅花傲立在错落有致的两面中式景观墙旁,看上去超凡脱俗、清新雅致”,揉了几次眼睛,还是觉得眼前这植物是松不是梅。正怀疑是不是找错地方,同事惊喜地说:“梅花在后面!”

盘水回波

古:盘龙河在文山坝子上九摆十八弯,展现出连绵四十里的画卷。乾隆年间,文山知县朱兴燕在盘龙河边建“观景亭”,并在亭榭楹柱上悬挂自撰对联:“盘水回波,风起江心皱;龙江素练,月圆浪面拖。”从此“盘水回波”声名鹊起。


园区内的水景搭配好雾森系统,将为市民营造出盘水回波晨雾缥缈的佳景。

据了解,为提升城区街头绿化品质,美化城市环境,满足市民群众对城市景观设施提升的需求,文山市组织实施城区街头绿化品质提升改造项目,打造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的景观,优化街区形态功能品质,让诗意的“微场景”蔓延城市的各个角落。除已开放的八景园外,阅读园、七花广场等一批提质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

李娇蓉 视频

见习编辑 沈梦玲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