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的相遇,皆是因果。与滇越铁路人字桥的相遇,源于偶然,归于必然。
滇越铁路屏边段全长76公里,共有隧道78座,总长9610.2米;桥梁47座,总长1321.3米;涵洞515个,总长3782.2米。
1907年3月10日,随着100余名路工入驻,红河州屏边县五家寨四岔河大峡谷往日的宁静被打破。人字桥工地悬崖峭壁,岩陡苔滑,没有安全设施,只能用绳子系人于半空中凿岩放炮。
人字桥是一座纯钢结构铁路桥,全称“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因其外形似张腿站立的人而得名,又其造型别致如弓弩,又称为“弓弩手桥”。
人字桥是一座肋式三铰拱钢梁桥,由法国工程师根据应用力学原理设计,建造原理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如出一辙。每一个部件都在法国量身定做,然后海运到越南海防,再通过红河运入云南。因为人字桥修建地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为了方便马帮和人力运输,所以每一个钢铁部件的设计重量都限制在100公斤以内,长度不超过2.5米,大多数为1.2米—1.5米。
“无限风光在险峰”用在人字桥身上,恰如其分。人字桥座东向西,桥梁搭建在两座相距约70米的悬崖峭壁之间,山势险峻、河流湍急、谷深100多米,桥长67米,宽4.2米,高96米。桥身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连接而成,共由2万余组构件和铆钉铆制而成。
1908年12月6日,人字桥竣工,火车开过,鸣笛声逐渐远去,800余条曾经鲜活的生命却永远留在这里。当年法国当地报纸将中国工人在人字桥上的施工称为“死亡之上的舞蹈”。
作为连接滇越铁路的“咽喉”桥梁,人字桥被列入《世界名桥史》。1998年11月13日人字桥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百年时光,人字桥亲历和见证了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一系列大事件:河口起义、护国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念去去,百年旧梦,点点思绪,更早行。独立桥头,俯瞰百米深涧,一览桥下风光优美、怪石嶙峋的峡谷。
听河水叮咚声,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桥下的栈道,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不辜负自己,不将就生活。愿岁月里所有美好的期许,都能如约而至。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陶江 文
田维星 红河文旅 图田维星 海报责编 杨奥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