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旅融合持续“加速度” 提升城市魅力值——专访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戴彬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本地人岳立身着一袭长袍,用昆明话讲述着“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里的昆明故事,这样的场景常常会在位于昆明老街的马家大院上演。每到傍晚时分,这里便会人头攒动,吸引他们的是当地特色的“庭院剧”,还有文旅融合之下散发出的浓浓“昆明味道”。

日前,文旅头条记者采访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戴彬,就昆明文旅融合之路进行了了解。戴彬介绍,按照“历史与现代并融、经济和文化并举、消费和旅游并进”的思路,昆明文旅融合的路径正在一步步走深,走实。

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挥叠加优势

昆明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33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项、省级73项、市级153项、县市区级380项;有注册备案博物馆、纪念馆37个。

据介绍,昆明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公共文化要素嵌入旅游景区、多元融合的新型公共服务空间等方面探索文旅融合新经验。从繁华的正义坊步行街转入景星街,独具年代感的老房子,古色古香的巷弄,复古怀旧的房檐、墙角,眼前的一切都在告诉你,这里是昆明老街。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昆明市打造了全省首个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昆明老街,900多年的老街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交融。

根据“一区一特色、一区一品牌”发展规划,昆明市将打造以主城五区为主的城市文化旅游经济示范区;以滇池周边、南盘江、阳宗海、安宁温泉为主的温泉康养区;以古滇、西山、翠湖、昆明老街为主的历史文化展示区;以滇池、西山、石林、安宁为主的户外运动体验区;以轿子山、斗南、梁王山、凤龙湾、富民、宜良为主的乡村文化旅游花卉展示区;以禄劝、宜良、寻甸、晋宁、石林为主的少数民族风情展示区;以禄劝、寻甸、宜良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做大做强文旅。

目前,主城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建设基本成型,已建成博物馆15家,在建4家,推出文化旅游参观线路4条。翠湖讲武堂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同时,为到昆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体验。到翠湖博物馆群打卡,带一份讲武文创回家,已经成为年轻游客来昆明必做的事情。

文化演艺与旅游融合发展

文旅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老昆明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也“闯入”了游客的视野。

“圆通樱潮”、“金殿庙会”等非遗展示活动,“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近年来,昆明市进一步挖掘提升民族民间歌舞乐、民族服饰、传统戏曲等独具昆明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品节目,通过“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等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与当地特色文化一并繁荣的是昆明的文化艺术。近年来,昆明市创编了音乐剧《馨香之城》、舞剧《云水传奇》、交响合唱《启鸣之声》等文艺精品13部,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10个,市级奖项2个。在众多类型的文艺创作繁荣大背景下,庭院剧作为新锐力量不断崛起,庭院音乐话剧《聂耳》、庭院京韵实验剧《闻一多》、庭院京韵实验剧《李公朴》、庭院滇韵实验剧《钱南园》等众多丰富多彩的原创本土剧目,依托分布在昆明不同角落的庭院小剧场,展开各具特色的庭院戏剧演出,讲好昆明故事、云南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探索创新推动文化演艺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立足国家和省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要求,昆明市紧紧国绕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明确了把昆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地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昆明出台《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35年)》,2018年全市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速10%,开发了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等一批养生养老重大项目,被人民网评为“推动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城市”,成为文旅融合发展新亮点。

凭借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昆明市实施5G智慧景区试点专项建设,已建成10个5G试验点,2家试点酒店率先实现“刷脸入住”,一批博物馆、景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引入5G技术和VR/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最新技术,智慧旅游持续升级。

“按照‘五个一批’的思路,昆明市正在全面优化昆明旅游产品结构。”戴彬告诉记者,昆明市将通过规划建设37个重大文旅项目、提升改造13个老景点、策划5类新兴旅游项目、培育打造10大文化旅游街区、实时推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构建旅游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升级。

下一步,昆明市将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为目标,高质量编制好《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昆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点打造培育文旅融合“新”项目、艺旅融合“雅”项目、体旅融合“动”项目、康旅融合“养”项目、花旅融合“美”项目、博旅融合“教”项目、展旅融合“展”项目,进一步提升昆明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质,切实推进文化旅游的“真融合”、“深融合”,讲好昆明故事,推动昆明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文女 刘娅娟 文

邓斌 江蕊先 刘娅娟 图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沈艺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