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抓好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新平县文化旅游工作立足“两山一谷”自然资源和以花腰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一地、两极、三区、四环、五带、六重点”的旅游总体发展布局,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一、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谋划工作扎实开展
切实将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作为全局重要工作抓落实,协调督促跟进重大项目建设。戛洒欢乐水世界旅游扶贫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新平县高端商务酒店建设项目、花腰傣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等一批重点文旅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戛洒外滩豪生酒店、树几山舍、花腰田间等一批半山酒店建成运营。
(花腰傣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花腰田间酒店建成运营)
(戛洒外滩豪生酒店)
积极谋划乡村旅游发展,邀请昆明理工大学规划编制完成《新平县耀南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哀牢山上”乡村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规划;同时,做足项目前期准备,谋划新平县哀牢山农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平县花腰傣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露天文化生态博物走廊建设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16.3亿元,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待专家评审。
( 利用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新平县积极谋划乡村旅游发展。)
( 戛洒欢乐水世界旅游扶贫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效果图)
二、做足宣传营销,叫响文旅品牌
2021年,新平县继续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全方位、多渠道、扩大范围宣传新平旅游,打造提升“花腰傣”“哀牢山”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021年12月18日上午,“新平号”高铁冠名列车在昆明南站成功首发,新平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新平号”高铁冠名列车主要来往于中老铁路,以“神秘哀牢山 风情花腰傣”为主题,车身内外均可见新平品牌元素,列车上还有来自中国花腰傣之乡的姑娘们与乘客亲切互动,让乘客近距离感受新平的神秘和热情。“新平号”高铁冠名列车是一张展示新平新形象的“流动名片”,是提高新平对外形象的一面旗帜,将把新平的文化、生态、旅游等优质资源更好地推向全国乃至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吸引更多游客朋友了解新平、走进新平、爱上新平。
(“新平号”高铁冠名列车在昆明南站成功首发)
2021年,组织哀牢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参与成都、重庆旅游宣传暨招商推介工作会2次,参与市级组织的“多彩暑期·研学玉溪”赴昆明、曲靖旅游产品暨招商引资推介会。配合市级完成网红大v打卡新平、“乐游玉溪”抖音素材拍摄、宣传素材新照片拍摄等工作。完成“旅游新平”微信公众号宣传50期,“新平文旅”抖音号宣传50余期,“大美新平APP”宣传60余期。完成政务信息公开166期。
三、激发内生动力,拉动内需消费
2021年新平县在新冠疫情防控向好前提下,力推省内游、市内游和周边游。完成春节“就地过年”宣传策划及线路宣传推介,成功举办“赏花节”、“沐浴节”、“十一”国庆黄金周的系列文旅活动。完成“红色旅游线路”、“非遗线路”的设计,两条线路均入选省级经典线路推荐。
2021年,新平县在新冠疫情防控向好前提下,有序统筹县域文化旅游服务工作,在省内游、市内游和周边游的带动下,游客人次和经济收入双双走高,2021年,预计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5.8%。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A级景区7个,其中,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经营户556家、餐位7.9万个;住宿经营户318家、床位1.6万张(其中,星级酒店7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41户);旅行社网点11家;综合文化站14个、农家书屋132个;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共15处。新平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旅游强县”,戛洒镇被命名为“旅游名镇”,大沐浴村被命名为“旅游名村”,耀南村被评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国家级旅游特色村”。
来源:新平文旅
编辑 沈艺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