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墨江彝族“跳歌”,“跳”出非遗传承新乐章!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董新德 胡斌洁 文/图)为进一步对彝族传统芦笙舞“跳歌”进行保护与传承,近日,墨江县文化馆通过深入调查“跳歌”传承现状,系统整理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源,同时联合联珠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联珠镇马路村抢救性录制彝族传统芦笙舞“跳歌”,上传至文化云南非遗数据板块进行集中展示。

普洱市墨江县是一个多民族混居地区,最早迁入墨江县居住的彝族,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同时也为墨江带来了灿烂的少数民族歌舞文化。其中,彝族传统芦笙舞“跳歌”作为当地颇具特色、深受群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被誉为彝族民族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了解,“跳歌”是舞者用笙或小三弦伴奏并领舞的一种民间舞,属彝族腊鲁支系的传统舞蹈,男女老少都能跳,具有热情洒脱和脚步变化多样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遇节日、婚嫁喜事、亲朋相聚,腊鲁支系都以跳歌来表示祝贺。常见的“跳歌”有“直歌”“踢歌”“翻歌一”“翻歌二”“翻歌三”“两翻歌”“退扭歌”“倒歌”“穿歌一” “穿歌二”“一者翻歌”等,形式以歌舞、纯舞为主。

“芦笙一响,脚板就痒”是彝族“跳歌”最真实的艺术写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生产劳动,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或婉转悠扬、或高亢粗犷的彝族“跳歌”。随着时代发展,目前能熟练掌握“跳歌”技艺人员愈发减少,“跳歌”面临人才断代、技艺消亡等风险。墨江县联珠镇马路村核桃箐组“跳歌”传承人王增学说:“彝族‘跳歌’动作多、难度大,都是民间老一辈人死记硬背传承下来的,如今我们这一辈人想把这个非遗保留下来,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近年来,墨江县以独特的文化特质为根基,着力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深入探索推进“一乡一品”建设,彝族传统芦笙舞“跳歌”等一批特色民俗非遗项目被发掘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关注,不仅给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为传统单一的旅游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