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的临沧,从小就听说沧江对岸叫景东,是普洱市所辖的县,除了乘车路过横跨大理南涧和普洱景东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外,我对景东一无所知。一直以来,我想象中的景东县城是挂在半山腰上的集镇,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我对这片陌生神秘的土地充满向往,早就想去探访,今年元月伊始,终于成行。
(澜沧江)
他处已是严冬季节,但景东坝子放眼望去却全是葱翠的色彩。景东县城所在的锦屏镇,街道一尘不染,始建于1442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景东文庙依山耸立,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气势恢宏,文庙里陈列着傣族陶氏士司墓发掘的文物,金银首饰,古窑陶瓷,石刻木雕,无不展示出傣族土司显赫和辉煌的时代。公元765年,南诏在景东设开南节度,治所在开南城(即今景东县文井镇开南村);公元794年,撤开南节度,并入新设立的银生节度,治所在银生城(今景东县城),是南诏疆域最广阔的节度。
(景东县城)
(景东文庙)
(景东文庙)
景东位于横断山脉南端,南北走向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形成了景东两大天然屏障,植被茂盛,物产丰富,是普洱市的“粮仓肉库”,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上孕育生长着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2019年,景东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一路所见的景象颠覆了我过去对景东的想象,让我对先入为主的推断感到惭愧,云南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江河川流,山谷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我到过的地方只是浮光掠影,没有一步一步用双脚丈量,怎么能说了解?更何况是从未涉足的处女地?景东,你的美,超出了我的想象!
(景东杜鹃湖)
景东之美,美在自然。森林茂密物种多样,600余只长臂猿在林间跳舞如同体操运动员表演吊环和单双杠,2000多只灰叶猴生活在密林深处。
(灰叶猴)
景东之美,美在人文。从古至今,崇文重教,历朝历代,英才辈出。明清时期出了4名进士、118名举人,其中更有四省巡抚程含章和清代云南五大诗人之一的戴家政。清代进士刘崐出山乡到省城进北京,成了帝王之师,传说皇帝亲赐御笔,这才有了县城北侧的御笔山。
(御笔山)
景东最美的还是人,质朴善良的景东人,生活在高山峡谷中古道热肠的景东人,能歌善舞、“弦子一响脚就痒”的景东人,在县城三弦广场跳起三弦舞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景东人。
(吉尼斯世界纪录:万人弹三弦)
(大帮腔)
山路弯弯直插云天,难怪名字叫“青云”。我们一行人在景东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安定镇青云村整整呆了三个小时,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呆好几天不走。青云村的彝族兄弟姐妹身着节日盛装、吹着大筒小号载歌载舞迎接我们,古老的迎宾礼仪让我想起南诏古国子民欢迎将士凯旋的场景。
(青云村)
(羊皮舞)
大姑娘小媳妇边绣花边唱着,村里的文艺队跳起羊皮舞、唱起打歌调,“打歌打到月亮落,跺起黄灰做得药”“好是好玩呢,就是害羞羞”,这歌声直接钻进你的心里,让人想流泪,这舞蹈既是劳作又是战争场面,动作刚劲,节奏铿锵。
(彝族打歌)
因祖祖辈辈的传统,他们把请客吃饭上菜变成欢乐的舞蹈。如今,彝族跳菜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跳菜,也许是跳过的菜有了灵魂,也许是山里的食材取自云端有了仙气,也许炒菜的彝族人边炒边唱把爱汆进了菜里,这顿饭真好吃,胜过豪华酒店的大餐!
(跳菜)
再见了,彝族兄弟姐妹!你们的舞蹈,你们跳菜时杂技一样的高难度动作,你们灿烂真诚的笑脸,你们天籁般动听的歌声,触发了我的泪水,带给我久违的感动!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忘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再也不会忘记这群善良勤劳、热情好客的山里人!
(彝族刺绣)
通讯员 马迎春 文/图
部分图片由景东融媒提供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