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梅园白族石雕
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2006年5月
剑川梅园白族石雕
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
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同年6月
剑川县金华镇梅园村
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命名为
白族石雕之乡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今一千多年的石宝山石窟
就是剑川梅园石雕的代表作
石雕造型生动精美,线条细腻大方,形象栩栩如生。如《南诏王议政图》,在两平方米左右的画面上就雕了16个各具形态的人物,场面宏大、布局合理、构图严谨、形象丰满。前呼后卫的侍从和武士簇拥着南诏王阁罗凤,烘云托月,充分渲染和突出了王者显赫的统治地位,真实地再现了南诏王的宫廷生活。
《南诏王议政图》不但是研究南诏社会生活、典章制度、风情民俗、衣冠服饰、建筑工艺等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古代白族民间石雕大师们留给后代子孙的不朽的艺术瑰宝。此外,在县内各寺庙和风景名胜区以及坟墓龛上,还保留有大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石雕艺术精品。
关于石宝山石窟那些历史上石雕代表作
历史上梅园石雕艺人的代表性作品有元代的“佛母”、明代“苏永安造像石龛”“状元出巡图”及段高选墓地的马、羊、虎、麒麟、人物等石雕。
(状元出巡图 )
石宝山石窟石狮子群
数量多且造型生动的要数用于寺庙及坟墓等建筑装饰用的石狮子,有站狮、卧狮、俯狮、仰狮,有睡狮、醒狮、醉狮;有公狮、母狮、幼狮;有瘦狮、胖狮;有笑狮、怒狮、吼狮等,千姿百态、造型各异。
石宝山石窟雕刻工艺
石雕雕刻师们的工艺水平炉火纯青,雕刻时一般都不绘制草图,也不事先制作模型,选好毛石后,用木炭简单勾画一下,就按自己心中设计的图样雕刻,一次成功。一件件精湛的艺术品都浸透了雕刻师们辛勤的汗水,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剑川县城西边的满贤林始建于明代
距离剑川县城1.5公里
千狮山狮群
大多为梅园村石雕艺人精工雕琢
满贤林现在有3000多头石狮
这些狮子或倚岩而凿
或跃于千仞石壁
或立于路旁迎客
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集中展现了我国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元、明、清多个朝代石雕狮子的艺术风格
最大的狮王
高25米,正面宽12米,侧面宽15米
满贤林千狮山石狮
数量之多、形体之大,举世罕见
来源 “大理州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号肖玉梅 剑川千狮山(满贤林)景区 大理非遗 图责编 童文文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