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绣娘,“绣”出美好生活

永仁是赛装节的发源地,作为赛装节的主角,民族刺绣成为永仁打造的四张旅游文化名片之一。在永仁,民族刺绣不仅是艺术,更是生活。

李如秀:收藏刺绣也是收藏永仁记忆

走进永仁县阳光广场,一家在角落里不起眼的小店却异常热闹。店主正忙着从堆积如山的民族服饰里找寻着客人中意的样式,这个人正是永仁非遗传承人李如秀。

对民族刺绣的喜爱与渊源,让李如秀开启了收藏之路。

李如秀是土生土长的永仁人,从小耳濡目染家里人纺麻织布、绣花裁衣。“小时候在火塘边听父亲吹奏芦笙、响篾,听母亲唱山歌小调、绣花,我7岁时就跟着母亲纺麻织布,开始为自己绣制简单的围腰,再到为自己绣制衣服。”1988年,她偶然得见一条当地少有的民族刺绣裤套,欣喜之余便萌生了收购的想法。

“永仁每个绣娘的设计都是不一样的,构图、用色都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一件衣服丢失,就意味着这个样式或者图案再也不会出现。”为了让这些老服饰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43年间,李如秀探听寻访,挨家挨户收购永仁传统民族刺绣服饰,遇到不肯出售的人家,她就将对方的姓名地址等信息记下,随后多次拜访求购。目前,已收藏近万件传统刺绣作品的她,只要看到喜欢的作品仍会收藏。

收藏之初对于李如秀来说是艰难的,没有场地,没有资金来源,李如秀几乎倾其所有。“有几年民族刺绣好像要失传似的,绣花的人很少,绣出的东西又卖不出去,我看到一件,就收购一件。”李如秀说,“我收藏的目的是让年轻人多看一看、学一学,很多传统的花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李如秀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收集民族刺绣服饰,除了自身的喜好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如今李如秀的女儿也受到母亲的影响,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永仁投入到保护和传承刺绣的工作中。

抱着“不能让传统技艺失传“的想法,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李如秀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扶持下,召集了36户人家成立了刺绣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社长。据她介绍,合作社多次组织民族刺绣能手、民族刺绣经纪人参加苏州、杭州、北京、新疆举办的培训班,到腾冲、剑川等地学习借鉴当地民族刺绣发展经验,并多次邀请服装设计专家、刺绣专家到中和镇直苴村、莲池乡查利么村等民族刺绣从业者聚集地,开展服装裁剪、丝线色彩搭配、图案整体布局设计等方面的培训。目前,已经开展了百余期培训班,培训绣女近万人次,全县共有2万余人从事民族刺绣或学会了民族刺绣技艺。

李晓丽:小绣片撬动大产业

随着刺绣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壮大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绣娘靠着一双巧手,让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走出“深闺”,走向大城市,绣花“绣”出了甜美幸福生活。

据李如秀介绍,目前,通过发展民族刺绣产业,部分带头人实现年收入15万元以上,人均收入约6万元,年收入上万元的有10余户,普通绣娘收入人均每月不少于3000元。

李晓丽就是受益者之一。“绣娘再也不用伸手跟家里要钱,在家绣花不仅能补贴家里的开销,还能照顾孩子,我自己也在县城买了房子,现在甜美富裕的生活都是我们靠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李晓丽说。

与当地的女孩一样,李晓丽年仅4、5岁就跟着母亲学习穿针引线,直到少女时代,李晓丽虽掌握了一些民族刺绣技法,但仅限于自绣自穿,“一年也做不了一件新衣。”

2010年,在省城昆明打工的李晓丽,因父亲生病而赶回家乡,面对父亲高昂的医疗费用,家徒四壁令其一筹莫展,李晓丽只好将自己历年绣好舍不得穿的3套传统民族服装托亲戚由专业合作社变卖,解决了父亲的就医费用。“虽然从小就喜欢绣花,但从来没想过刺绣还可以赚钱”,李晓丽说。从此,世界仿佛在李晓丽面前打开了另一扇窗,她开始试着接一些活计,为人加工绣片挣取工钱。由于自小有着刺绣功底,她绣制的绣片颇受欢迎。

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李晓丽又试着办起了自己的绣房,订单量大时,扶贫车间里的工位坐得满满当当,绣娘们分工合作,做流苏、打边线、绣花样……干得热火朝天。2021年绣房订单量超过150万元。如今已是永仁民族刺绣产业协会副会长、莲池乡查利么民族刺绣产业党支部书记的她,不仅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还聚集了一批绣女,在县城的“民族刺绣一条街”开起了刺绣店,她由一名靠为别人打工的绣女,变成了小老板。

为更好地展示永仁县艳丽多姿的民族刺绣,推动其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永仁县委县政府通过努力,现已把全永仁刺绣都集中在永定老街民族刺绣一条街进行集中展示、销售。

永仁民族刺绣历史悠久,是指尖的艺术、心灵的花朵。其传承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传承。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思达 文

何雨珍、李晓丽 图

责编 杨奥

审核 刘珈彤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