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文旅新征程上的第一张成绩单出炉啦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面对文旅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文旅工作的一年。这一年,临沧市全年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45个,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预计2395.59万人次,同比增长27.28%;实现旅游总收入预计214亿元,同比增长15.76%;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9.26亿元,增速18.20%,交出了“十四五”开局起步的成绩单。

旅游市场活力显现

突出“世界佤乡好地方·避暑避寒到临沧”旅游品牌形象定位,2021年,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开展临沧文旅IP征集活动,26省、市365人参与活动;并编印《临沧乡村旅游攻略》《临沧乡村旅游行前手册》《临沧乡村旅游地图》;编写《临沧市乡村旅游导游词》,推出15条自驾精品旅游线路,打造35条旅游线路;在“游云南”App、公众号推出临沧内容52次,上线推出精品旅游线路38条,打造朋友圈里的“临沧名片”。结合抖音、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宣传方式,2021年临沧文旅曝光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临沧。

2021年,临沧市还充分运用会展平台,积极参加“5 •19中国旅游日”云南分会场启动仪式、“滇鄂一家亲 临沧好产品——滇品入鄂”、厦门海博会、“创意云南 2021云上文化产业博览会”等会展活动。通过明确客源市场和宣传营销重点,首次组织推介团队赴上海、成都、重庆、昆明、楚雄、大理、丽江、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开展“世界佤乡•美丽乡约”乡村旅游宣传推介系列活动,并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与大理、昆明、普洱、丽江、楚雄、西双版纳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拓展旅游市场。

从暂停各类文旅活动、跨省团队游、“机票+酒店”业务与旅游专列业务,到线上展览、“临沧人游临沧”,2021年临沧市及时推出一批周边游、乡村游、民俗游、微旅游、自驾游产品,实现“山上损失山下补、线下损失线上补”。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预计2395.59万人次(2020年188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28%;实现旅游总收入预计214亿元(2020年184.87 亿元),同比增长15.76%;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9.26亿元,增速18.20%。国内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695.7元,国内一日游客人均天花费402.47元;国内游客平均停留2.36天。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2021年,全市10个文化馆通过全国第五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国家二级文化馆2个、国家三级文化馆8个。凤庆县凤山镇文化站、凤山镇安石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耿马自治县孟定镇芒团旅游服务中心3个单位通过公共文化机构与游客服务中心融合试点省级验收。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村(社区)服务点建设持续推进,3个县(区)图书馆荣获云南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优秀单位。

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和使用服务水平有力提升,成立了2支市级文化志愿支队,16支县(区)级文化志愿者分队,945个行政村(社区)配备文化辅导员。沧源自治县志愿者赵国祥入选全国文旅志愿服务“圆梦工程”优秀志愿者,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

群众文化活动、展览持续举办。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庆祝活动和“5•18 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临沧市广泛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军警民联欢晚会、歌咏比赛、文物展、夜间群众文化演出、戏曲进乡村 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创作编排并深入推广《佤山儿女心向党》《佳玲赛》《摸泥黑》《佤族歌场》《薅秧歌》5个广场舞,有效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文化获得感。

公共数字文化数据平台建设方面,2021年,“云南公共文化云”“文化云南云”临沧板块功能持续完善,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绩效目标评价达标。

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2021年,围绕重大主题,创作推出《勐相耿坎·傣拳师》《大美临沧之旅》等一批具有临沧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音乐作品,创作歌曲、说唱、歌伴舞、舞蹈、小品、花灯等一批本土艺术作品,出版发行临沧本土歌曲55首、新创作歌曲15首,拍摄创作《向着太阳歌唱》音乐MV。积极参加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2台(个)剧(节)目斩获3个优秀奖,其中,歌曲《麻栗树叶》荣获优秀节目奖,占全省评选出 5 个优秀节目奖的五分之一;首部原创民族舞剧《勐相耿坎·傣拳师》荣获优秀导演(编导)奖和优秀音乐奖,分别占全省评选出的5个优秀导演(编导)奖、5 个优秀音乐奖的五分之一。

坚持以“文化先行”搭建文化对外沟通交流平台,临沧市加强了对缅文化交流合作,拍摄《八月回信》《百年梦想》《英雄父子》3 部微电影,入选第九届亚洲微电影最佳作品奖,《八月回信》党员教育视频片,被纳入云南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省级资源库;拍摄编创《讲讲佤族故事》舞台剧《阿佤人》,收集、整理《临沧故事创作推广》桃花源之景区景点故事128个。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不断加强

2021年,临沧市积极争取到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162.84万元,加快推进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2项不可移动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项不可移动文物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监督管理责任,临沧市深入开展“四名一文一传”保护安全隐患专项督导检查行动和勘查评估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落实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办法,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力度,积极稳妥开展翁丁老寨“2•14”火灾后续处置,依法依规做好翁丁老寨原址重建相关工作。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2021年,临沧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加强非遗保护队伍建设,抓实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推荐申报。26项代表性项目名录、2项扩展项目名录被临沧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个非遗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占云南省22个入选项目的八分之一。

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精心打造民族文化文艺作品,2021年临沧市选送《三月六·葫芦牵藤开白花》等5个文艺作品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4个文艺作品分别获奖。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音乐“阿数瑟”,传统舞蹈“白象马鹿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打陀螺”3个非遗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占云南省22个入选项目的八分之一。“滇西南·神奇风情之旅”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入选云南省10条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传统音乐项目“阿数瑟”入选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滇红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遗工作有序推进,申报材料已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旅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2021年,临沧市大力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了高品质酒店、半山酒店建设和高等级景区创建,实施“旅游 +”和“+旅游”发展模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活“生态”“茶旅”文章,开发一批旅游新业态项目,形成临沧乡村旅游发展新标杆。

2021年,全市计划建设高品质酒店9个。凤庆“3200 红茶文化苑”温德姆高品质酒店已建成运营,佤山凤城等3个高品质酒店项目正在建设,5个高品质酒店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全市建成、在建或待建半山酒店13个,双江云顶筑巢茶庄园等8个半山酒店建成运营,临翔区七彩泰膳居等 5 个半山酒店项目正在推进。沧源自治县被评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沧源葫芦小镇、沧源崖画谷和双江荣康达乌龙茶庄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佤山凤城5A级旅游综合体加快建设,翁丁景区提升改造有序推进。

不仅如此,佤山凤城旅游综合体、勐库冰岛茶小镇、古茗之巢半山酒店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投资 25.09 亿元。组织开展找项目行动,新增储备各类文旅项目483个,争取地方政府第二批专项债券项目20个,申请专项债券资金21.26亿元,获批项目4个,到位资金2.9亿元。

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初显

强化顶层设计,2021年临沧市高质量编制《临沧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 年)》《临沧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临沧市澜沧江航道旅游总体规划》《临沧市乡村旅游精品旅游线路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召开临沧市深入推进“旅游革命”暨“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对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再部署、再要求。

在全省率先启动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71亿元,建成旅游厕所21座,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明显。临翔区博尚镇等5个乡镇、耿马自治县勐撒镇芒见村等15个村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镇、旅游名村,3个县7个乡(镇)16个村创建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乡、村,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3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新业态打造方面,2021年临沧市还着力打造了“恒春星光美食夜市”、茶马古镇茶叶一条街、凤庆县文庙步行街区等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市场倍增新业态项目,进一步提升旅游消费。聘请斯琴高娃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担任乡村旅游示范村“名誉村长”,为临沧美丽乡村代言,“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得到确立和提升。

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2021年,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依法办理文化旅游行政案件,配合做好全省安全生产、 旅游市场整治、“30天无理由退货”实地检查督导,累计出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检查4933次,受理文化旅游市场投诉20起,已全部办结20起,发布“红黑榜”2期,对2家旅行社、1个景区、1名讲解员进行表扬,对1家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作为云南旅游的新名片,“30天无理由退货”处置工作已在全省铺开。为进一步提高退货处置效率,提升游客满意度,2021年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狠抓30天无理由退货工作,加强宣传和退货处置人员培训,调整完善10个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在临沧机场和沧源机场设置“云南省游客退货中心”服务点,在A级景区设置18个退货咨询点,在全市景区、酒店、客栈、机场、汽车站、旅游车辆和游客购物集中区域张贴宣传海报10多万份;指导游客在“一部手机游云南”APP上申请线上退货服务2件。

不仅如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第三方涉旅企业开展涉旅经营户诚信评价工作,年内完成2178家涉旅经营户诚信评价工作,建立了市、县一部手机投诉处置工作群,89名工作人员在线处置“一部手机游云南”投诉。

2022年,以打造世界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主动融入8字型”大滇西旅游环线,临沧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供给,进一步推动临沧文旅繁荣发展,奋力谱写临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

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华芳